瀏覽單個文章
fipper
*停權中*
 
fippe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地球;台灣;台北;北投
文章: 287
超無言...累了幾天本想你會想清楚自己錯的地方,沒想到...

引用:
SO!神盾有三隻照明雷達和愛國者和S300有關嗎?
你這樣講不就是說明全週接戰和VLS無關而與射控雷達有關!!!

限制住接戰數量的關鍵在於雷達
基德艦只有2+1隻射控雷達,可導控的飛彈數量只有20顆,遠低於MK26的發射速度
澳洲的派里級升級案,改裝了垂直發射的ESSM,因為STIR只有一隻,所以就算是VLS-ESSM一次也只能接戰一個目標

VLS-ESSM的發射還會慢嗎?澳洲人會蠢到能多發射幾顆而不多發射嗎?

撲…你知道我後面為什麼問你需要多少發射架?

你想想,需要多少發射架才能達到全週接戰。

還有,不需要在講那些廢話了。

照明雷達的功用與接戰的限制我還懂一些。

但是你想說什麼?

說VLS不具備全週接戰能力?

先生,請你搞清楚一點。

射控系統不單單只靠一個單元就可以達成的,當然的,接戰系統也是。

而VLS為什麼可以說他具備了全週接戰的能力。

主要他是最符合目前需要的發射方式。

VLS系統配合上了雷達與射控系統。

雷達在遠遠的地方即可發現目標,鎖定、發射。

而VLS為什麼說最符合需要呢?

主要在於高射速與不用轉向的能力。

使得不管敵機、反艦飛彈等來自於那個方向。只要鎖定後,直接發射就可以了。

而且,VLS發射裝置可容許裝載不同的彈藥。

這使得他比傳統的發射架發射方式使用上來的更為方便、更有彈性。

而接戰速度也更為的快速、直接。

而你要跟我說射控,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別忘了一點。

Tor M1為人稱讚的就是多目標接戰能力與單獨的作戰能力。

引用:
就是在講系統使用,所以更顯得VLS廢
你都知道一具雷達只能看一面所以不夠用,要用兩面
但是問題是雷達貴,發射車便宜,只有嫌錢太多才會買雷達買的比發射架多

我一再強調,艦上系統是受限於空間才會只裝兩個發射架,但是陸地系統不需要
一具MPQ-53雷達下面可以控制八具發射架,大可將發射架直接朝向四面八方,等到雷達轉到那個方向就直接和雷達連動接戰,VLS哪有比較好?發射架已經先轉好等著他會比較慢?

就算是拿歐洲的那具ADAPR來看也一樣,只要部署在陸地上,發射架永遠比雷達多,永遠會有發射架與雷達連動朝向目標的方向

你知道你重頭到尾都沒看懂這件事嗎?你腦袋裡只是一直想著一具發射架時如何,但是我最前面就講過,陸地系統什麼不多,就是空間多,一具發射架不夠就直接多擺幾具放飛彈,VLS系統再快也不會比已經轉向完成,朝向四面八方的發射架更快

……….你搞不懂什麼叫做系統使用?

系統使用主要在於分工或互補。

跟所使用的方式叫無差別。

系統使用主要在於發揮目前單位做最有效運用。

這樣懂了嗎?

說系統使用不管是VLS與發射架都是可以的!!!請你了解這一點!

再強調一次…

VLS的缺點是”太佔空間”。

自己想想一個VLS的面積可以塞多少發射架進去。

而需要多少的發射架才會與VLS有同樣的射速?(對360度)

而,我直接把你的”發射架無敵鳥理論”直接推翻掉比較快。

想想美國神盾為什麼要貼四面雷達,在想想為什麼由發射架改為VLS?

單純的就只有省下重新裝填時間?

自己想想吧!

而你所說的發射架模式,目前世界上有這系統阿。

可是想簡單的問你。

我們現在在談的是”Tor M1”。

請你跟我說一下,車上掛載跟Tor M1一樣數量的飛彈他的發射架要多大?

從進入位置發現目標、鎖定、轉向、發射的速度。

會比Tor M1的進入位置、鎖定、發射來的快嗎?

在教你一點,不要跟我說陸地地方多買幾台就好了。

你錢多嗎?

你人多嗎?

你後勤保修容易做嗎?

外加一點,對於超音速低空突防,等你發現時,目標已經大大縮減他與你的距離。

而你的轉向速度呢?

這裡再強調一次。

從頭到尾,我非常清楚你在說什麼、錯的又是什麼。

所以你不用在強調了。

我也非常希望你能對於你先前大辣辣說的錯誤觀念能夠當面的承認錯誤。

不過我想…也難了…

跟你說一個觀念。

東西沒有最好,主要看妳怎麼去運用。

發射架有發射架的好與定位點。

相對的VLS也有。

今天會談這麼多,主要你將一件事物批的幾乎一點優點都沒有。

希望你認清他,也認清你傳播了錯誤訊息給大眾的事實。

引用:
俄羅斯固態火箭技術進步?這句話你可以去和K219潛艦上因為液態燃料火箭燃料外洩而死掉的那些軍人家屬講
就連台灣這種小地方都能做出重量比5V55R還輕且射程更長的飛彈

發射架的重量永遠比直立系統更重,一樣是兩根由氣壓桿外,發射架還多了一個需要載重且轉動的底盤

冷射系統一點都不重,他是體積龐大,空間全部被管道佔滿

前面你自己都知道垂直發射器高度比較高,現在反而質疑高度較低的發射架會擋到雷達?
在蘇聯任何比S300重且掛在旋轉發射架的防空飛彈,全部是固定式的,這樣你了了嗎?

比S300重的系統多的是,但是就是沒有一種是防空飛彈

…拿這個說有意義嗎?-___-

你因為一點就推翻掉整個國防工業的技術真不是蓋的。

有人因為福特的車子車問題而死亡,你要不要說美國的造車工藝超爛?

而你舉的例子如果是拿雄2E來比較5V55R,我真的蠻佩服你的邏輯概念的。

你乾脆拿腳踏車跟機車比較好了。

出發點一樣嗎?

機動需求?

加速需求?

阿不然請你舉一下例子好嗎?

發射架的重量又一定比VLS重…

我真的很好奇你這種”絕對”的自信心是哪來的。

而你這種把冷發射VLS技術說的這麼簡單的人…我也真的非常不懂。

冷發射 VLS可是比發發射VLS還要來得複雜阿。

而擋到雷達方面。

你自己想想S-300彈體體積架在”發射架上面”。

直立起來,反而是不會構成阻礙。

這邊強烈拜託你仔細看看S-300照片還有錢面給的影片!!

拜託、拜託、拜託、拜託、拜託。

算我求你,你去把他看清楚、想清楚再來發言好不好!

你跟kog781真的是不相上下你知道嘛!

你更剩愛偷圖的人一籌阿!

比S-300中的沒有防空飛彈又怎樣?

S-300不是防空飛彈?

這啥觀念阿…

他重又怎樣?

他是不是世界知名、公認優秀的防空系統!?

是不是?!

引用:
= =
你該不會連S400是反飛彈系統都不曉得吧?
S400是用來取代S300V的不是S300
自己都知道THAAD是幹啥吃的說不能拿來比,卻又拿S400?

飛彈重並不會影響他的性能,但是卻會影響系統的越野性能
VLS不會比發射架輕?自己去比較MK26系統和MK41阿,S300重直發射桶的重量也不過和愛國者飛彈的殼在重量比例上一樣,而愛國者還多個發射架

另外!有一本原文書是在講蘇聯飛彈的發展史,裡面由SA-1一直寫到SA10,也就是S300系統,你看完了以後就知道這個理由是不是在開玩笑

白揚可以走道路,S300系統就可以了嗎?我前面也講過,比那東西還要重的裝備就別想越野了,白揚有要越野嗎?

看到這…真的要笑死了…

白楊沒有要越野?

老大,請去查查資料吧。

白楊有多大自己去找照片來看!

如果只能公路機動,美國好找多了。

也失去了移動發射車某方面的意義。

再來,S400是反飛彈系統?

看到這…真的是超無言。

S-400凱旋是防空系統。

主要的任務有長程防空與反飛彈兩種任務。

而這兩種任務個別使用兩種不同型號的飛彈。


這樣,你了解了嗎?

而取代什麼,話不要說的那麼快阿。

這邊就保留一下了。

最後,要比發射架請拿出與他相等的VLS來比。

你拿單發射的發射架來比整個VLS系統?

WTF
舊 2005-10-07, 07:01 PM #18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ipper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