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引用:
作者lightwing
1.金融業無法西進
光是這點就對於台灣金融業造成很大的傷害
目前大陸地區對於資金需求是很大的
金融業能夠西進,對於金融業而言可以賺很多錢
舉例來說,台灣的企業過去大陸,也是要金融的服務
今天金融業無法西進,導致金融業喪失一個大的商機
這點倒是真的
|
我對這點有點保留, 的確, 現在許多資金在大陸流動, 是金融業不可忽視的地方.
不過我對台灣那些銀行的老闆和銀行的透明度是高度存疑的. 台灣和中國最喜歡搞人情...etc, 一堆桌下交易, 很容易發生超貸, 亂貸...etc. 必竟大陸銀行被外商估有40%的呆帳不是說著笑的. 台灣過去幾十年的弊端, 應記取教訓. 萬一發生呆帳, 就是台灣一堆銀行的人又要失業就和台灣的百姓買單. 這點也就是為什我在BBC上看到美國對許多大陸公司到美國上市慕資感到存疑, 必竟大陸不透明制度和只講究人際關係. 連美國也怕被大陸當銀庫搬錢. 台灣的銀行就更可危了, 台灣的地位和ethnic chinese民族性, 我是心毛毛的...
我最近在BBC上, 看到一篇有關美國密西根大學做的實驗, 內容是各拿20名中國和美國學生, 對它們撥放測試影片. 結果是他們發現美國學生比較注重於foreground object而中國學生是沒有, 反而沒有特定的專注點, 而是整體的context. 因此他們對此任為美國學生較能專注一樣東西, 中國生比較不能. 他們認為大概和中國的社會結構有關, 因為複雜的社會結構, 必須要注意大體的環境, 才能生存.....這也國外總是會專注專注一問題, 然後解決它, 而台灣好像都不能解決問題, 想每方都好..嗯, 好像離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