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聽過親旺超商(Amity), 有親人差點被騙, 幸虧弟在網路上搜尋到這篇文章:
引用:
作者親旺覺悟者-1
我也是親旺的會員,他們店面日用品每天的營業額為二、三千元令我卻步,別說7-11了,普通的超商每天要不是有三、四萬的營業額是生存不下去的,而精品他們都說了是一生一次,而且暴利高的嚇人,人家安麗、如新、永久也不敢賣那麼高的價格,而他們每天一直說會展店至幾千家,心都冷了,沒錢賺還能展店,簡直是笑話,用精品補日用品損失更是天大的笑話,十二萬我就當買了個經驗了,想想連這樣的公司都能撐三年,世界還有什麼事不可能發生呢?
|
引用:
作者親旺覺悟者-2
親旺超商遠景看壞的原因
我本身是親旺的會員,也曾非常熱衷於推廣親旺的創新理念,但當我越發深入了解、客觀分析之後,深深感覺這個事業並不像它自己所宣稱的那麼有前途和遠景,除非它能夠將以下的重大缺點,誠實、認真地檢討改善,否則我個人認為親旺事業的整體發展很快就會進入衰退期了。
一、親旺超商取巧不實在
親旺連銷超商將傳統便利商店與傳統傳銷事業揉合在一起,形成所謂「人店合一」的獨特經營模式,在台灣可說是一項空前的創舉,理念堪稱非常先進而有創意(在馬來西亞已有COSWAY公司的成功先例)。親旺公司對外以免投資、免風險、免負擔,只要累積消費「一萬點」公司商品就能輕鬆經營超商賣日用品,開始搶佔每年高達三兆台幣的日用品市場,以此作為誘因,的確也非常能夠吸引人們注意。
親旺公司宣稱其超商有95%甚至99%的商品是日用品,而另有5%或1%的商品是精品。然而,當你考慮願意加入成為傳銷商的時候,卻會被告知,藉著購買日用品慢慢累積點數雖然也可以達到「一萬點」,但因為日用品的「利潤少」、「點數低」,所以花的錢會比較多,可能需要五萬到十幾萬不等,所以傳銷商會「強烈建議」你購買公司自創品牌的「套裝組合精品」,例如高級手錶、化妝保養品、營養保健食品、健康器材(臭氧機)…等等,價格約在一萬六千至二萬元之間(這是加入「一口」經營權,另外還有「四口」和「七口」的分別,即購買四萬點和七萬點),因此,以投資報酬率來說,花最少的錢來做生意才最有利,這話聽來有理,於是親旺的傳銷商們幾乎全部都是以高價購買「精品」而加入的,並且要不斷地以相同的模式去吸收新會員。除了加入會員時是購買精品之外,往後上了聘位,為了領培育獎金、領導獎金和永續獎金還需要重複消費「二千點」,仍然是以購買「精品」最為普遍,約佔95%以上,因為日用品的點數實在少得太可憐。
這就產生了一個大問題:親旺公司雖然有95%以上的日用品,只有5%以下的精品,但是其總營業額卻可能有95%以上是來自於那5%以下的「高價套裝精品」,所以才會有人指出親旺的日用品有不少是過期品,超商似乎只是用來引君入甕的「工具」,這已經與親旺一開始所強調的「消費日用品致富」的理想背道而馳,更甚者是親旺的OPP講師總是愛在台上數落著一般傳統傳直銷業所賣的都是一些「非民生日用品」的高價商品,這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嗎?何況傳統傳直銷公司是正大光明的賣高價商品,而親旺卻是用「掛羊頭、賣狗肉」、「投機取巧」、「表裡不一」的手段在賣,雖然合法,但不代表合理、合情。這樣的經營方式比傳統傳直銷業更難獲得廣大消費者的認同。
二、親旺超商缺少競爭優勢
親旺連銷超商所推廣的「人店合一」理念固然很好,但由於市場上的超商數量已經相當飽和,加上親旺背後的資金不夠雄厚,無法大量在好地點開店或是吸收加盟店取代既有的知名超商,於是只能開在一些比較偏僻、沒有人潮的地點,所賣的商品種類又不多,大部份商品價格也不比其他超商便宜,頂多一樣,更沒有一般知名超商所提供的各種便利服務。雖然公司一直強調會員們應該要有老闆的心態,對公司的商品有「忠誠度」,但事實上卻很難落實。於是只能成為前述「表裡不一」的奇怪超商。
這樣的連銷超商,在同行市場上根本毫無競爭優勢可言,知名超商(7-11、全家、萊爾富、OK…等)也根本感受不到親旺是一個「競爭者」,因為它無法真正在日用品的市場上與人一爭高下,這從親旺的直營店只關不開,以及加盟店增加速度趕不上關門速度可以看出。所以,賣自創品牌的高價精品給新舊會員乃是親旺唯一的生存之道,然而,親旺公司不但不好好在超商的正業上檢討、革新,反而變本加厲地發動會員運用網路密集****的方式大量吸收思想不夠縝密或一時衝動的人們加入他們的行列(其中絕大部份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就算有一天各大知名超商開始覺得親旺是一個有潛力的對手,若憑他們的實力,也開始做會員連鎖制,那親旺別說沒有競爭的空間,連生存的餘地也沒有了。
即使親旺運用媒體的****(如東森新聞、TVBS)和電視單元劇(華視「城市造英雄」)來為自己造勢,但若不在體質上做根本的改造,那麼台灣每年三兆元的日用品市場仍然與親旺沒多少關係,因為公司和傳銷商們絕大多數的獲利還是來自於那些屬於傳統傳直銷的產品(高價套裝精品),所以親旺並不是真正地在搶佔日用品的市場,而是變象的在爭取傳統傳直銷的市場。
親旺公司最近喜歡拿山姆華頓,即取代比爾蓋茲成為全球新首富的百貨大亨來自抬身價,又愛搬出馬來西亞的COSWAY公司會員制連銷超商的成功經驗來作為宣傳重點,但若不改其作風與本質,只會運用總監的個人魅力與OPP會場的磁場效應,讓台下的會員們陶醉於不切實際的幻想之中,即使造就了一些高收入的年輕新貴,那也只是在重複傳統傳銷事業的故事而已。
在我先後加入過八家傳銷公司後,我發覺我越來越喜歡傳銷這個行業了,因為它那組織倍增的力量和非凡自由的理想確實值得好好學習和投入,但我只是不喜歡「表裡不一」、「投機取巧」的傳銷公司。如果親旺公司能夠集思廣益,真正的朝著「消費日用品致富」的方向,設計制定出更合情、合理的商品策略和組織制度,掃除過去所有自我澎脹、令人垢病的缺失,相信距離原來的理想會更近一點。
以上的真心話,希望能夠提供給想了解親旺事業的朋友一些參考,以及醉心於親旺事業的伙伴們一個思考空間,更希望親旺公司的核心決策者能夠三思。
|
直/傳銷 的負面案例挺多, 令人無法不對它心寒...
而且受騙對象經常是初出茅蘆、涉世未深、對未來無限憧憬的社會新鮮人,
或是直樸古意、善良純真的中年人, 這些人為了工作機會, 為了實現夢想
(有很多夢想需要花很多錢), 聽個說明會就輕而易舉地被打動、掏出腰包...
可憐之人, 真的必有可恨之處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