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superhbin
使用 TMPGEnc plus 轉檔時間都很久..
而且效果還不是很滿意.(使用 快速移動的場景都會模糊)......TMPEGEnc plus 都使用 VBR 7000kbps .
運動檢測精度 由 "運動評估檢測" 改成 "標準"......採 "運動評估檢測" 轉檔 60 分鐘影片需要 3倍時間 (240分左右)
採 "標準" 約 4 倍時間
採 "最高畫質" 則變成 20 倍時間 [太久了..所以沒試過]......
|
你該看看從 DV 擷取出來未轉檔壓縮的檔案,快速移動的場景是否模糊的,是的話你該換台好的 DV ﹔不是的話你把 Rate Control Mode 使用 Constant quality (CQ) 不要使用 VBR,參數設 80以上,P picture spoilage 及 B picture spoilage 設 0, GOP structure 中的 Number of P picture in GOP 設 99,Number of B picture in GOP 設 2,Output bitstream for Edit (Closed GOP) 及 Detect Scene change 啟用,這樣子畫質和所需時間都會好的多!
CBR 模式只有檔案大小容易估計這個好處,碰到快速變化場景畫質絕對會惡化﹔VBR 模式 (2-pass VBR 和 Manual VBR) 也只是 CBR 的改良,為了兼顧位元率的考量所以在快速變化場景畫質還是會惡化的,只有 Quality 模式不受限制,指定多少的品質就該有多少的品質,可以做到快速變化畫面不惡化的品質,想得到最高畫質也只能用 Quality 模式做,檔案大小則視影片而定,若三者的畫面品質都十分接近的情況下仍然是 Quality 模式的檔案最小,速度也是最快的。
錄影機確實是最方便的方式,但是若要在兩者做出的品質接近的條件下就不一定了。看你是要求品質還是便利性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