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the_yongching
*停權中*
 
the_yongching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3
您的住址: 垃圾場
文章: 127
事先說明,本人沒有任何宗教信仰,下面僅就客觀歷史發展陳述,若是要問佛學的問題…這麼主觀的東東個人不是很適合回答這樣的問題。


引用:
作者qwert12345

想請教一下大大 , 可以略述一下原始佛教 , 藏傳佛教和中土佛教的差別嗎....?

原始佛教=>就是原始佛教。(應該是指部派佛教前的原始佛教吧?)

在悉達多之前的印度思想可分為四個時期,即「吠陀時期」、「梵書時期」、「奧義書時期」、「學派時期」。吠陀時期就是著名的「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的觀念的時期,其時的宇宙觀是認為世界是由創世者「原人」所創,而其時的輪迴觀則是分為可以「再生」的「再生族」(婆羅門、剎帝利、吠舍)與一生族的首陀羅(當然了,還有非種姓的「不可接觸者」)。從歷史學的角度來看,「輪迴」這東東僅不過是亞利安人為了維護其統治合法性所創造出來的,也因此屬於非亞利安人的悉達多雖然接受了亞利安人的輪迴,但將其改變成為所有的「有情」皆會輪迴,且將印度聖典「奧義書」的「業」(Karma)觀念放進去,將之結合而成為「有情」於輪迴當中的一種變因。


藏傳佛教=>在印度的原始佛教異質化(深受印度教影響,產生各種神祕主義及修行法。釋印順稱之為「梵天」化的佛教)後,傳入西藏,結合西藏本地的原始宗教「『本』教」信仰,形成今天的藏傳佛教。

中土佛教…用「漢傳佛教」這個詞較好=>原始佛教發展成大小乘後,先傳入中亞,再經中亞的佛教僧侶及商人傳入中國。

傳入中國後這時就必需分成上下兩層(士大夫VS老百姓)相異的發展。
下層較簡單
六朝之前的佛教在民間傳佈主要還是以符合民眾「胃口」的巫術類信仰的一個,超符合當時民間俗文化的,�**鰬陞~國神,但信仰方式卻是相當地道的中國信仰。而後再經由陸續傳入的佛教經典、神祇及在中國獨自發展的各種方便法門(以及道教及民間宗教影響加上儒家的各種道德觀念)…成為今天你在社會看到的那樣。

到了魏晉之時,玄學大為盛興,也因此當時的佛教在上層社會被引入為玄學的一。到六朝時,道教興起(此時所言的「道教」一般包含者儒家、道家思想者以及道教人士),二教之爭開始(其實主要是華夷之爭)。而這教義之爭爭到宋朝,這段期間文化的衝突及融合促使漢傳佛教形成多樣的宗派,也因此而富有活力。

到了明清之後,因為君王的政治考量及商業繁榮、民眾浮華、士大夫不是專研八股、形式主義的玩玩野狐禪就是有其它因素影響,不再鑽研…也因此…此時可謂死水一潭。
民國之後…這就不太好講了。

引用:
作者qwert12345

佛教基本的意義 , 應該是追求智慧 , …中略…食一天...一般來說 , 小弟大抵所知道的意義 , 多是如此

這些己屬於佛學的範圍了。
由於漢傳佛教各宗派皆有各自相異的主張…請憑自己的觀察及體會去選擇自己認為適合的。

引用:
作者qwert12345

, 而吃素與作和尚 , …中略…放生就是錯.....


不太想在吃素這問題上打轉…願意吃就吃,不願意吃就不要吃,只要不提倡迷信都好。
在印度,佛教吃素始於孔雀王;在中國始,始於梁武帝。
悉達多時期是…乞食得到就吃,不管它是甚麼,乞食不到就拉到。(而且一天只能向一家乞食)
這是當時所有印度修行者(耆那教信仰者除外)的規定。

放生始於慧遠(亦有書寫成「惠遠」)…
在當時沒有足夠的生物及生態學等知識,在今天大多數的人都有了……都知道甚麼事不應該作了。

引用:
作者qwert12345

但事實上 , 道教的師法自然 , 清淨無為 , 無慾則剛等 , 甚至儒家方面與佛教上的觀點有許多地方實在是不謀而合 , 儒家也是勸人向善 , 也是疏食枕肱 , 知之為知之 , 而在對芸芸眾生的態度上 , 也是贊成 賢者不隱 , 說這三者是同源一脈 , 真也不為過...

非也,這是三教相互影響後所產生的結果,切勿倒果為因。
(至於誰影響誰較大…這沒辦法量化的。)

=======================================================

引用:
作者jgfan
2.我對基都教沒有特別研究,似乎該教教只建立在一"信"字上,東方的宗教有"實修"的概念
就這部份而言是稍嫌薄弱了些


諾斯底教派?
早在二、三世紀這一段期間就被打成異端了。
(諾斯底教派是總稱,共有塞特諾斯底教派、瓦倫提尼諾斯底教派、多瑪斯諾斯底教派等等)
舊 2005-09-04, 08:19 PM #84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he_yongching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