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the_yongching
這個論點自民初以來,日本佛教及漢傳佛教即開始流傳,考證佛學亦起於此時。
前些日子過世的釋印順本身即是這門學問的大家。
非也,非也。
雖然淨土宗還是台灣佛教的主流,但自釋印順以來,台灣佛教以重新研究原始佛教的四阿含(南傳稱為五尼柯耶),這一個討論串前面我與子雲網友的討論己有提及。
感謝。
關於這一點,我就比較佩服佛教信仰及其它宗教的信仰者,他們比較能夠信仰歸信仰。
|
重頭看到尾 , 發現大大對於佛教的確是蠻有研究的 , 小弟對佛 , 道教其實蠻有興趣的 , 陰陽五行也囫圇吞棗的看了一點點....深深感覺陰陽.五行.易真是充滿智慧 , 佛家典籍也是如此 , 可惜當時年紀尚小 , 書名為何也不清楚....真是慚愧
想請教一下大大 , 可以略述一下原始佛教 , 藏傳佛教和中土佛教的差別嗎....? 佛教基本的意義 , 應該是追求智慧 , 由內心去發覺人的自然佛(善)性 , 這有點跟`性本善`的意思相近 , 但佛教也沒否定人的惡性 , 所以他也是希望人能夠漸漸淡化自己的惡性....
而惡性的支配與根源 , 也往往來自貪 , 嗔 , 痴 , 慢 , 我.....當人放下這些後 , 漸漸的也能不受外在的控制 , 尋求自我的解脫以及與自然的和諧 , 這就是極樂世界 , 所以佛家說眾生有佛性 . 皆能成佛 , 眾生皆是菩薩身...
禪宗方面也是以自然佛心來悟道 , 餓即食來寒即衣 , 病即養之睏即眠 , 以認真做當下的事和放下過去來做自我的修行 , 做一天 , 活一天 , 做一天 , 食一天...
一般來說 , 小弟大抵所知道的意義 , 多是如此 , 而吃素與作和尚 , 吃素是人的慈悲心 , 不忍殺生 , 而動植物之分 , 有看過是以`識`來做為生命的分別 , 蛋在佛教來說 , 屬胎生 , 是一種生命 , 不可食...但我也有聽過有一說是植物也算是生命 , 然而為了維持生命 , 實不得已以植物做食 , 動物則是殺不下手...
不過佛家主要是勸人慈悲 , 不必要時 ,可以茹素 , 但沒叫人一定要跟著吃素 , 繞著這個問題打轉 , 不如探討深層的慈悲意義 , 而放生 , 只能說是知識不足讓放生反變害生 , 放眼航海時代 , 滅絕于歐洲人的物種可不比放生殺生來的少啊....但這是知識的不足 , 不能說航海時代就是錯 , 放生就是錯.....
小弟淺見 , 中土佛教宗意多是如此...但事實上 , 道教的師法自然 , 清淨無為 , 無慾則剛等 , 甚至儒家方面與佛教上的觀點有許多地方實在是不謀而合 , 儒家也是勸人向善 , 也是疏食枕肱 , 知之為知之 , 而在對芸芸眾生的態度上 , 也是贊成 賢者不隱 , 說這三者是同源一脈 , 真也不為過...
所以小弟蠻好奇的 , 想請教the_yongching兄 , 藏傳佛教 , 原始佛教的本意 , 真的也是如此嗎.....? 感覺像是被儒道兩家深層同化的結果 , 還是事實上 , 差異甚大 , 一個天南 , 一個海北了....
題外話 , 劣者一直不認為佛 , 道 , 儒 這三者是宗教 , 根本就是深層的哲學思想了...淺而易見 , 儒家和佛家比較適合予婆娑眾生基本的教化 , 勸人向善 , 仁義慈悲等等明確的楷模規範 , 只是在表現手法上的不同 , 儒家以四維 , 佛家以戒律 , 道家就真的需要研究的更深 , 才能理解的哲學了....難怪有人說道家是政治謀略學 , 實在不足為奇 , 道家的思想的確可以用來解釋許多層面 , 和深層的佛 , 儒兩家大同小異....
中庸 , 解脫 , 自然....東方的哲學思想一直在`一元`上面下功夫 , 須檷芥子 , 自然太虛 , 正奇陰陽 , 在包羅萬象中又能抓到一點相同的靈光濫觴 , 真的是蠻有趣的....比起二分 , 三分這些xx基本教義實在來的好玩多了...
一些淺見 , 大家笑笑就好了.....

不信者也無須放在心上 , 小弟的同學也有幾人是基督教的信仰者 , 也曾與他們討論過 -
何以除了耶穌外 , 世上再無其他真神 , 以及對其他宗教神靈的看法 , 最後是對祖先的祭拜.........
討論的結果只能說 , 唉.......基督教真的不適合我啊 , 一本聖經翻到一半 , 另一半就再也翻不下去了, (the_yongching兄 您利害 , 居然能讀完..) , 看來聖經真的要有人帶領 , 才能領悟箇中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