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萬用戶蠢蠢欲動
中華電信行動通訊分公司副總張曉東表示,「其實我們也不希望見到號碼可攜實施後,用戶出現大規模的轉移動作,因為破壞了穩定的狀態也不好。」另外,台灣大副總經理谷元宏也說,台灣大會根據客戶對3G及號碼可攜的需求,隨時調整,但他並不預期會有很大規模的移轉出現。
根據本刊委託世新大學民意調查中心所做的調查,在十月中旬號碼可攜制度上路後,國內總計有超過二成的行動用戶想要跳槽,若以目前國內超過一千九百餘萬用戶數來計算,共有四百萬用戶準備在號碼可攜的制度實施後轉台,這股龐大的「移民潮」,將對現有業者造成重大衝擊。
不過,在實施號碼可攜服務時,電信總局也責成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成立號碼可攜服務管理中心(NPAC),負責管理號碼可攜服務的集中式資料庫,
並規定每天最多能夠核准的名額為一萬名,至於作業時間則長達五個工作天,這些規定對於消費者追求更好的服務,已形成不利的因素之一。也就是說,如果一天允許最多一萬名用戶跳槽,那麼一年也頂多跳槽三六五萬用戶,換句話說,十月中服務一開放後,就有四百萬戶準備跳槽,但這些用戶受限於規定,只能在未來一年內才逐漸移轉消化 
,似乎相當不公平。
伴隨著號碼可攜制度的實施,已開跑的3G業務,也很可能會形成一股打破目前穩定平衡的電信版圖的力量,其中新進業者威寶與亞太將成為一股關鍵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