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您的住址: 母獅的胸前... XD
文章: 928
|
費率狂降倒數計時 引爆400 萬電信用戶「移民潮」/電信割喉戰開打!
林宏文 2005-08-15
--------------------------------------------------------------------------
攸關大眾權益的號碼可攜服務,即將在10月中與3G服務同步啟動,屆時將有400萬用戶想要轉移電信公司,尤其是過去香港實施號碼可攜服務後,費率狂降了7成以上,預料,台灣電信業將無法避免一場割喉式的爭奪戰。 5家業者,誰是贏家? 身為消費者的你,怎麼因應?
--------------------------------------------------------------------------
剛落幕的七月電信展中,身材火辣的模特兒邊扭腰,邊展示手上剛推出的3G(第三代行動通訊)手機,包括中華電信、遠傳、台灣大、亞太及威寶等系統業的老闆們,面對鏡頭時全都伸出三隻手指頭,強調3G才是今年的主角。
業者風風光光推出3G,並強調今年是3G的起跑年,可是,其實這些業者心中所在意的,卻是伴隨著3G開台時,即將於十月中展開的行動電話號碼可攜服務(Mobile Number Portable,簡稱MNP)。這個制度的實施,可能才是決定電信業下一波競賽的關鍵。
香港電信殺價戰血跡斑斑
所謂的號碼可攜服務,是指用戶可以在不變更號碼的情況下,選擇更換至不同的電信服務業者,這項措施降低了用戶在轉換不同業者門號時的成本與不便,對於促進電信市場自由競爭更是十分重要。
從過去香港實施這項服務的經驗來看,可以窺知開放號碼可攜的影響有多大。一九九九年三月,香港便開始實施號碼可攜服務,當時,各家電信公司在香港各地鐵站送便當、蘋果,熱熱鬧鬧打出各種優惠方案,目的就是要吸引消費者跳槽。
結果,這場搶奪客戶的戰爭,最後演變成割喉式的降價大賽,不僅很多電信公司推出手機不用錢的「零機價」吸引轉台客,更取消原有的四十港元轉台費,甚至最後大降通話費,從每分鐘一港元直線下降,到現在只有○.二五港元,總計降幅超過七成。六家行動電話公司也因為這場慘烈的殺價,大部分都出現虧損。
由於競爭激烈,各家公司的服務不斷推陳出新,香港行動電話用戶也樂得到處轉台,根據建華金控旗下建華證券投顧所做的報告顯示,香港平均每年五個用戶中就有三人轉台,比實施前每年只有三分之一的數字多了一倍。
累計從一九九九年三月至今年六月底,平均每個月轉台的用戶數都在十萬戶以上,至今已累計七六九萬餘戶轉台,香港目前人口才六九○萬人,但因為有包括2G、2.5G、2.75G及3G等十一張執照,因此手機用戶數接近八百萬戶,幾乎每個人都有跳槽的經驗。
在香港實施號碼可攜的制度後,由於對用戶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性,雖然因為降價而讓電信公司的ARPU(每名用戶平均營收貢獻度)下降,但也同時迅速刺激香港手機用戶數大量成長。根據香港電信公司Sunday的統計,從一九九九年至二○○三年之間,香港的ARPU從三一四港元降至一七六港元,平均下降了四四%,但同時間的用戶數也大幅成長了六七%。
目前香港總用戶數達到八百萬,普及率達一一八%,這種超過百分之百的普及率,與台灣同列為全世界排名前幾名。不過,香港有六家電信公司,規模差異都不大,彼此競爭激烈,但台灣市場是香港的三倍大,目前則有三大(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兩小(威寶電信、亞太電信)五家業者角逐(編按:泛亞與東信屬台灣大集團),呈現穩定均衡的局面。
不只是香港,全世界實施號碼可攜服務的國家相當多,例如新加坡在一九九七年就已實施號碼可攜,接著英國及荷蘭也都從一九九九年開始實施,另外,德國在二○○二年及韓國在○四年都陸續實施,幾乎每個國家在實施一年後,用戶流失率(churn rate)都明顯提升,毛利率及ARPU也都出現下滑,幅度都在一、兩成,顯示號碼可攜確實對各國電信費率造成明顯的衝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