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teur Member
|
剛剛好奇查了一些資料,不過懶得查教科書,在網上隨便瀏覽,有錯誤的地方請更正
某家介紹的RO膜說:滲透膜孔徑(0.0001微米)=>0.1奈米=1A
(http://rba.com.tw/newsview.php?newsType=2&newsID=52)
平均細菌大小:0.5-10微米
一個水分子在蒸氣階段的大小,等同於3.3A 或 0.33奈米(1A=10-10米)
基本上我都會對廠商的介紹抱持懷疑的態度(沒針對任何人,只是有些業務以為對方不懂太誇大其產品功能),像上面1A的膜孔徑,根本就強到連水分子都能阻隔...
我記得RO的缺點是無法過濾溶解性物質(氯、鈉、鈣、鎂離子...),除了對一般顆粒雜質有很好的效果,對一般的細菌也能阻隔,除非是放置太久在膜上長出細菌或是不易過濾的濾過性病毒,才有可能有微生物產生(當然也要考慮儲存裝置與管線的清潔等)
至於外面的產品種類太多,雖然同樣名字但因設計不同,功能也會有差異,所以我只能照看到的架構圖來解釋原理;基本上根據理論自來水公司出來的水就可以直接飲用(依地方而定但不包含地下水),但我也知道台灣的工程品質和管線狀況,很多都是潛在性的問題與假設,所以這個問題才會遲遲沒有答案,看大家怎麼認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