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Shade
Senior Member
 
Shad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El's room
文章: 1,046
引用:
作者pingua
不知道我有沒有搞錯,這不是梵我思想?算是外道思想

這個,我為了避免牽扯太多,所以故意避開了使用一些專有名詞。
我上面所說的,有一個不肯消失的「我」存在,請注意「不肯」消失,這個指的是末那識意根。
意根長久以來一直執取這個能見聞覺知,能思維判斷的前六識(眼耳鼻舌身意),以及一個內在的心體,叫做「如來藏」,執取這個心體的功能為內自我,把這些當成我,所以他在肉體壞了以後不肯就這樣消失,他一定還要再去執取一個色身,再來投胎,這也就是我執。
最明顯的例子,突然有一顆石頭向您飛來,您會怎麼做?
當下立刻閃開對不對,意識根本還沒有開始思維判斷,喔,有一顆石頭飛來了,快點閃開,根本還沒有這些語言文字在腦海出現,你就立刻躲開了。
這是因為長久以來,意根就一直不斷的在重視這個色身,保護這個色身,不要讓這個色身的功能有所傷害。
這個不肯讓能見聞覺知,能作主的「我」消滅的意根,執取這些功能當成是「我」的意根,稱為我執。

再回過來說您提到的外道梵我思想,如果你去唸佛學院,或者看外面的一些佛學研究書籍,他們會把佛教切成幾個時期,原始佛教 -> 部派佛教 -> 大乘中觀 -> 唯識 -> 如來藏思想。
然後說到如來藏思想的時候,會說,這個後來「發展」出來的佛教學說,認為有一個真實不壞的如來藏我,和佛教原始的「無我」思想相抵觸,而且富有婆羅門教的「梵我」思想的色彩。
書上是這麼說的,但是這樣說對嗎?
其實是不對的,因為他們沒有深入瞭解如來藏我的思想,它裡面所說的我,和外道梵我思想的我有什麼不同。
梵我思想是認為有一個不壞的精神體,至高無上的梵天,創造了這個世界,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個梵天的一部份,最後都會回歸於梵天之中,和梵天合為一體,和其他人合為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而佛教的如來藏,很明顯的就有很根本的不同
1. 每個人都有一個獨立的如來藏,如來藏不會合在一起,也不能分割,個人的如來藏本質雖然相同,但是所蘊含的業種不同,所以每個人有其獨立不同的性格
2. 如來藏我雖然名為「我」,但是祂和一般世間所認識的那個「我」不同。一般世間的我是有我性,能見聞覺知,眼睛看好看的,耳朵聽好聽的,舌頭嚐好吃的,意識能思維判斷,末那能好惡取捨,能執取、分別這世間的一切萬法,所以稱為有我性。
而如來藏是無我性的,祂對這個世間的萬法都沒有見聞覺知,祂也沒有好惡,當你(末那識)很憤怒決定要砍人的時候,祂和你一起砍人,但是祂沒有起嗔心說我好生氣;當你吃冰淇淋,意識思維判斷覺得很好吃,末那決定決定再多吃一點,如來藏和你一起吃,但是祂不會覺得好吃,也不會覺得不好吃 祂就是這樣,從無始以來,從我們一生下來開始,就伴隨在我們身上,我們天天都在用祂,沒有祂我們什麼事也做不了,但是卻不知道祂在哪裡。而祂從無始以來,就是住在這樣,沒有分別,沒有喜惡,沒有貪著,沒有厭離,自性清靜的寂靜狀態。
這和世間一般所認識的「我」是多麼大的不同,所以說祂是無我性,沒有一般世間所以為的那種「我」該有的特性。
然而因為這個無我性的如來藏才是真實不壞的,所以祂才是真實的我,所以才稱為如來藏我。

因此如來藏我並不是「自性見」,和外道梵我思想有很大的不同,可惜一般學者不能深入瞭解這個道理,只能從表面的文字,自己作意思維,誤以為它和梵我思想相同。
由這一點可以發現,就連學有專精的學者,有時候也不見得就能研究正確,學者也會有判斷錯誤的時候,更何況是對整個佛學思想不了解的人呢?所以我還是那句話,不用急著太快下判斷
 
舊 2005-08-17, 12:42 AM #5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hade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