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Shade
Senior Member
 
Shad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El's room
文章: 1,046
引用:
作者gdrs
我是不相信那種無法自圓其說而編出來的理論

這個,佛教比近代的生物學研究要早很久出現,從佛教一開始,就一直是這麼說的,這並不是後來因應生物學的研究,才改良編造出來的理論。
佛教從一開始,就沒有生命的定義,而只有有情的定義,而植物並不是有情。
佛教的有情,範圍非常廣,比生物學上的生命範圍還要廣大很多,前面提過,就連沒有物質身體的眾生,也是有情(無色界的眾生都沒有物質的身體),就連能聽能看能嗅能嚐能觸的功能都沒有了,也還是有情,甚至就連能思維的意識都沒有了,連喜怒哀樂都沒有了,也還是有情。
所以有情的範圍,比生物大太多了對吧

有情生和無情生的不同,在於無情生例如植物的物質被消滅了以後,就分解為極微的元素,就什麼都沒有了。然而有情生的肉體毀壞以後,還有一個不肯被消滅的精神體存在,他不肯消失,他執取這個能看好看的、能聽好聽的、能吃好吃的、能走能跳能跑的,能在這個世間運行,執取各種各樣樂受的,能分別種種境界的這個功能為「我」,這個「我」他不想消失,他還要繼續受用這世間的一切,所以他還會再去執取一個色身,再去投胎再來這個世間受生。
而植物和石頭、山河大地一樣,就是純物質,背後沒有一個不肯滅的「我」的精神體存在,所以不是有情。

從一開始,有情生的定義就是這個樣子,和生物學上的生命的定義根本無關。不殺生也不是不傷害生物學所說的生命,不殺生是指不傷害有情的眾生。
不是傷害有情生的話,就沒有善惡業種子的勢力,例如你去砸爛一顆石頭,破壞這個石頭,這沒有善惡業,不會聚積形成一股勢力,讓你將來受到這個勢力的驅使,而必需受報。

而這個勢力的大小,也隨心態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如果你是生長在北極,沒有植物可以吃啊,為了要活命,只能吃肉,這個時候肉可不可以吃呢?可以的,為了要長養我們的色身,好繼續修學佛法,所以這時候肉是可以吃的,也必需要吃。從法上的角度來看,佛教重視法比色身重視得多,這跟一般世間的觀念不同,一般世間重視的都是色身,然而佛教裡面,色身是會壞滅的,不如法身來得重要。從法的角度來看,如果這一世修學佛法能有所成就,那麼將來可以傳更深的法義給更多人,讓更多人的法身慧命受惠,那麼為了要維持這個色身的運作,雖然不得已,還是吃肉維持自己的性命。
所以說,戒律是因時因地而改易的,不是一成不變的,重點在於其背後的精神。

如果你是生長在物產豐富的地帶,有許多的蔬菜水果可以食用,但是你還是因為貪著於眾生的肉味,因為根深蒂固,勢力強大,就是喜愛那種味道,所以即使不食肉也不會危害到自己的健康,你還是要傷害眾生的性命,每餐都要有肉,那麼這種貪著肉味的習性就會更堅固,這個勢力累積的就會更龐大,那麼將來業果成熟的時候,你自然就會隨著這股驅力而去受報。

因為食肉會導致未來世的苦果,障礙我們修學佛道,所以不食肉。
因為吃植物並不會有未來世的苦果,不會障礙我們修學佛道,所以可以吃植物。
佛教的邏輯就是這個樣子,在我看來,很通啊,哪裡無法自圓其說呢?
舊 2005-08-16, 03:25 PM #2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hade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