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GTi
Major Member
 
GTi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2
您的住址: PCDVD
文章: 167
引用:
作者滄桑悠無愁
鋪面包括表面層、面層下的各層底層、天然路基土壤等三大部分的特殊層狀結構系統。

鋪面概分為剛性鋪面及柔性鋪面兩種。剛性與柔性是相互對比產生的名詞,柔性舖面的
舖築材料-瀝青之強度相對於混凝土(剛性鋪面)之強度較弱。

柔性鋪面的下面到自然路基土壤之間通常仍然需要二至三層,甚至更多層的碎石級配料
或穩定處理底層來分散來自車輛輪胎的集中壓力。

由於瀝青路面的施工技術容易,鋪面平整度較容易獲得,而且瀝青也比水泥混凝土便宜
,因此國內長久以來都習慣以柔性路面為主。然而因為材料本身強度限制與遇熱軟化的
性質,加上超載嚴重,台灣地區的路面變形破壞的比例相當高,整修頻率也偏高。

簡言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易掌控,造價也便宜,加上一般道路整修率又高.

-> 坑坑洞洞的結果


其實這些不是重點. 瀝青全世界都在用
去過東京嗎,塞車塞起來比台北更嚴重. 那人家的路是是長什麼樣子?台北是什麼樣子?

我最討厭的也是路面不平,常常新鋪的比舊的更爛
從這邊就可以反映出台灣公共工程的品質,根本不用看別的
政府無能,各級公務員怕背責任,管理不善,或任由大小工程被各種政治手段搓掉,上下一起黑
不想講政治,可是道路是公有的,在管的就是政治力
無能的結果..最後倒楣的還是我們這些死老百姓

因路面不平引起的車禍..車輛無謂的損耗..重複施工浪費的社會成本....
這些本來都不應該有的,是不是該賠給我們?

哎..連個路都鋪不好的,還能期待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05-08-05, 10:51 AM #2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Ti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