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norman65
Power Member
 
norman65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534
引用:
作者norman65
那小弟也要拖一下啦...
抱歉這兩天也比較沒有空..
這一題層面似乎有點廣?!
希望老師可以忍受一下學生遲交作業...
歹勢 (迷之音:遲交,就遲交,還藉口....


引用:
作者raytracy
問題來了: 一個人, 要如何靠自己, 來判斷自己的思維或觀念, 是否符合社會道德觀?...


來寫作業啦...

其實這問題,似乎可大可小,因為在小弟的認知來看,可以從社會學或心理學的角度去解釋這樣的問題,另外也可以搭上這討論串的所延伸出來的觀點來總和解釋,真的要寫起來,可能會很多..
對於這樣的問題,一開始自己的反應會出現在,這早就存在心中啦,就是這樣,依靠的,不就是自己本身的經驗與知識?然後看你的反應,是否符合所謂的社會預期,會不會讓人很錯愕,或者出現格格不入的狀況,就是很簡單的判斷方法?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屬於自己的社會道德觀的尺,每個人的尺度必定是有差別,以前覺得不對的,現在社會可能可以接受,以前覺得對的,現在也漸漸不能被接受。
或許有人會想知道,那這把尺怎樣來的,那就要先從人怎樣去定義社會道德觀開始思考起,然後去推論人如何建立自己的價值觀,這樣的出發點去思考,從社會學的觀點來看,就是一種『社會化』的過程,在這樣的過程中,藉由外在環境的薰陶,每個人都會產生自己的價值觀,人一出生,僅僅是單存的『生物人』,必需要經過『社會化』,才能成為社會人,社會化的過程中,彼此之間是互動,雙方面的,並非單一面,舉各簡單的例子,『家庭』是人最早接觸到的社會化機構,從一開始就是父母會教你社會化,父母用的社會化的教材,社會學會定義在『文化』,文化其實很抽象,不容易看到,倒是舉例來說『語言』,就是文化最具體的代表,其實,漸漸地長大之後,其實你還是會繼承到父母的價值觀與態度,那是種潛移默化的功能,接著你可能還會受到朋友的影響,學校教育的影響,甚至大眾媒體的影響,慢慢你的價值觀漸漸地就會成形,建立出一套屬於自己價值觀與社會規範,然後去進行判斷,當然建立過程中還會有價值觀『選擇』的問題,你覺得受用的,好的就會可能就會變成你的價值觀,但是,不認同也許也會被接受,成為反面的價值觀,當然這種東西絕對是主觀的意識,不會是客觀標準,而且是動態的概念,會隨著接續到的訊息不斷地更新與變動。
如果要說心理學的觀點,可以借用大大的『周哈理窗』的觀點,裡面有講到的是『自我』(self) 的概念,其實自我形成和社會學的觀點差不多,只不過從內心的觀點來看,也許你曾經聽說過弗洛伊德的自我概念『本我』、『自我』、『超我』,這些自我的概念也是講所謂的社會道德,尤其是『超我』的部分,後來舉凡皮亞傑的觀點,艾利克森的自我發展,也都是在談論自我,也是在講道德的發展。
所已經過這樣日積月累的經驗與知識,這些東西告訴你要怎樣去判斷,當然這些反應,在每個人的思考過程中都是,幾秒終究會出現的,比任何電腦的處理速度都還來得快,只不過我們把他講的仔細點罷了,複雜點而已。
也許這樣的解釋,顯得太過理論派,如果你前面有看過賈柏的文章,裡面也似乎有告訴我們,追隨著你的『心』,或許也是這樣的道理...。
以上是小弟的淺見

不曉得RT大大怎樣解釋這樣的問題?
舊 2005-08-04, 01:01 AM #41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orman65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