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gular Member
|
討論到這裡, 我們多次提到「積極」的問題, 剛好不久前, 才有人開了個主題在問: 什麼才較積極? 說真的, 這個名詞聽起來非常抽象, 大家也都不是心理系或哲學系出身的, 要把積極歸納成一個通用的法則, 可能也很困難. 小弟手邊有些訓練資料, 或許可以提供大家一個參考.
一個常聽的小故事:
在一座建造中的廟宇工地, 一堆工人正在砌磚牆, 但是裡面有的人繃緊著臉, 似乎帶著無奈在忍受磚頭的重壓; 卻也有人, 臉上掛著微笑, 吹著口哨輕挑磚塊, 似乎在做著一件輕鬆的事.
有人上前去問那些緊繃著臉色的工人:「請問你們在做什麼?」
工人們回答:「你沒看見嗎? 我們在砌磚牆啊!」
轉身跑去問另一些微笑的工人:「請問你們在做什麼?」
工人們回答:「我們在蓋一座廟!! 你知道嗎? 這座廟蓋好之後, 將會是我們這裡最大的一間廟, 所有的信徒都期盼著這座廟的完成, 他們已經等好幾年了, 好不容易湊足了香油錢, 今年終於可以開始動工. 我們很榮幸, 被廟方選中, 能夠親身參與建廟的工程, 對我們來說, 這座廟的存在, 就像是把我們這些無名工人的價值, 給永遠保存下來了.」
廣義的來說, 後者的思維, 就可以稱之為「積極」.
所以, 積極不一定是要凡事搶第一, 凡事耗盡全力, 凡事不顧一切, 積極所代表的是一種「態度」, 是我們對於工作或人生的態度.
而態度可以被分成幾種層面來討論:
1. 思維
2. 行動
3. 語言
4. 影響力
(因字數限制, 下篇繼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