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quake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水杯
文章: 445
-----轉繁體-----

優派遭遇產業鏈瓶頸 昔日液晶冠軍暗覓下家

(文章來源:財經時報 作者:羅小衛 2005.07.09)

優派的發家是個奇跡,但後來的問題也正在於此。 

作為硬件廠商,僅有成功的品牌運作是遠遠不夠的,對整個產業鏈的控制才應該是它最核心的價值所在。

風水輪流轉,曾在2004年那波液晶顯示器漲價潮中賺得「缽溢盤滿」的著名顯示器品牌優派,今年卻陷入賣得越多賠得越多的境地。

近日坊間突然曝出傳言,優派正在尋求將自己出售出去,尋找下家的工作已經進行了半年有餘。

對比優派昔日的輝煌讓人倍感世態變遷。

優派曾在2000年初一舉收購諾基亞顯示器事業部,成為全球最大的顯示器品牌集團,優派三隻胡錦鳥的標誌已經深入人心。當1990年華人朱家良創立優派時,走的是高端品牌管理的路線,創業短短8年一舉登上北美市場獨立顯示器品牌的冠軍寶座,並保持至今。

曾經和優派談過收購事宜的也包括因一舉吞下西門子手機而聲名大振的明基。但據說因為優派和明基在資源整合上存在問題,出售事宜已經擱淺。如今優派正在尋找其它能夠接手的下家。

明修棧道 暗渡陳倉?

和優派出售傳聞相左,近日優派在中國市場十分活躍。

對於優派出售的消息,優派市場公關部何俊玲予以斷然否認。

從6月18日到20日,優派董事長兼CEO朱家良還親赴到西安市場進行考察。

就在朱家良考察西安市場的當天,優派坐落於上海浦東太平洋電腦城的上海第二家形象展示旗艦店隆重開業。

同樣在這幾天優派還高調宣佈,6月份液晶顯示器銷量有望突破6萬台。

針對優派目前的狀況,有業內人士對《財經時報》一針見血地指出:「他們是在賠錢賣,試圖短時間提升銷量將自己賣一個好價錢」。

和業務看上去一路「高歌猛進」相反的是,優派高層去年以來一直動盪不安。

先是去年10月31日,曾為優派立下汗馬功勞的亞太區總裁林中庸離職,重回老東家愛普生,隨後是今年6月30日優派中國區總經理黎德孝掛印而去。

不到一年時間優派兩位高層離職。

優派對於這兩位離職者的公開說法是「個人原因」,不過人事動盪通常是重大經營轉變的前奏。

遭遇產業鏈瓶頸

優派以LCD顯示器著稱,但是卻恰恰跌在了自己最擅長的項目上。

最近兩年LCD市場井噴式的突變不僅沒能給優派帶來機會,相反卻給優派帶來來自上游廠商的極大壓力。

根據CCID的統計數據: LCD顯示器繼2003年銷售額超過CRT後2004年銷量也超過CRT,最終實現全面超越成為顯示器市場的霸主。

塞迪顧問計算機與軟件咨詢事業部高級分析師陳林認為,LCD成本的70%來自於液晶面板,整體價格受產業鏈的上游影響較大,而這恰恰成為制約優派發展的瓶頸。

和其它幾大顯示器廠商最大的不同是,優派的發展理念是,它只抓研發與銷售,不從事生產,公司管理呈啞鈴型。

優派以品牌運作取勝,經營策略是尋找顯示科技專業人士來建立科技發展的框架,結合市場反饋,指導製造商生產製造。

而三星、冠捷、明基、飛利浦等這些顯示器大廠各有自己的液晶面板生產廠。

三星顯示器以「垂直生產體系」著稱,在韓國、中國、英國、西班牙、馬來西亞、印度、巴西、墨西哥的8家大型生產廠作為強大的生產支持。三星甚至自己曾宣稱,在上游產品供應上,三星幾乎可以不受外界因素限制。

冠捷通過收購飛利浦、入股京東方,同時獲得兩個戰略性股東,這兩家不僅各自擁有液晶面板生產線和工廠,而且飛利浦的OEM訂單依然會留給冠捷。這使得冠捷打通了供需兩條命脈。而且,一旦出現面板缺貨等情況,京東方和飛利浦自然會優先供應給它。

而明基內部則有其關係企業--友達光電,該工廠是全球第三大TFT-LCD面板廠,總產能僅次於三星及LG-Philips。

而相對這些競爭對手,優派卻沒有自己的面板廠。

當市場發生突變,液晶大行其道時,面板出現供貨緊張。

市面上的其它幾家大廠由於有重組的面板廠商做後盾,銷量順勢而上;相反優派卻囤積了大量高價面板,導致液晶顯示器價格難以和市面上的廠商競爭,很多時候只能賠本賺吆喝。

這種情況下,優派還能挺多久,尤其是從2004年以來開始的液晶全面超越CRT顯示器時代的開啟,優派的被動局面可能會一直持續下去--除非它找到願意和它共進退的上游面板廠商。

【分析】優派會落入誰家

明基、冠捷、長虹、TCL、聯想、上廣電……到底哪家會成為優派的買家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而如果出售的僅僅是顯示器業務的話,那麼在目前的市場情況下,誰會是優派的潛在買家?我們分析後得出的可能性有三:

首先是優派目前在自有品牌上的競爭者,如明基、三星、LG等這些廠家。對於這類廠家,陳林認為,即便購得優派也可能面臨一個1+1<2的結果。因有對這些品牌廠商而言,購得優派就得面臨一個如何決策的問題。是繼續保持優派原有的品牌還是將優派整合到自己的品牌之中?如果保持優派原有品牌那麼這些買方將面臨一個雙品牌的困境,導致「自相殘殺」。而如果將優派這一品牌整合到自己品牌之中,那麼收購的意義就沒有體現出來。因為優派引以為榮的就是其品牌影響力,而且就此優派走向「消亡」讓人感到十分可惜。

第二類可能是會是一些家電廠商,因為液晶顯示器(LCD)是最容易體現IT與家電融合的產業。因此,對於長虹、海爾、TCL這些家電企業來講,不排除他們試圖通過收購優派進入IT市場,加速家電與IT融合的步伐。

第三類則有可能是是一些生產液晶顯示器面板的廠商,而且這類廠商的特點是沒有自己的品牌產品或是自有品牌趨於弱勢,如上廣電、京東方。這種產業結合對雙方有利,可能性很大。

上廣電與京東方分別建成了第五代生產線。而且他們有意做自有品牌,此時他們如能借用優派的品牌那無疑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要知道要培育好一個自有品牌也是很困難的。另一方面,這對優派來講也算是解決了產業鏈上游的面板問題。因此可以算是互惠互利。因此陳林認為這一類廠商也許是優派的最佳選擇。

如果優派與上游廠商在資本上採取股權置換,或是引入其作為控股方,一來保住了優派;二來又解決了優派發展中的產業鏈瓶頸問題。同時,對上游廠商來講,此時也解決了品牌問題,因此,這種結果的可能性最大。

【鏈接】液晶面板技術

隨著液晶面板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切割尺寸為主要技術進步的液晶面板已經從從第一代生產線發展到第七代乃至第八代。

從全球來看,由三星和索尼共同投資興建的生產線7-1是第一條第七代液晶面板生產線, 2005年上半年開始運行。三星電子去年12月宣佈,其第二條第七代液晶(LCD)生產線7-2在韓國開始建設,這條生產線將成為全球第三條七代線。

日前,日本夏普表示,公司正計劃在其Kameyama工廠生產第八代液晶基板。目前,國際大廠對高端液晶生產線進行快速佈置,現在全球已有兩條七代線,三星和夏普各擁有一條,夏普可能要為七代線最多投資3000億美元。在2006年全球將有3條六代線投入量產,包括LG-飛利浦、夏普和友達光電。

中國大陸目前的工藝水平主要處於第五代,其代表廠商分別為上廣電NEC和京東方。(c001)
__________________
...
舊 2005-07-30, 09:40 A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quake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