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被貼標籤了,趕緊澄清,其實我是騎牆派,當邊我需要就往哪靠
S3、ET4000 時代就甭提了...
先從第一張 ATI 顯示卡說吧,ATI Mach64,畫質銳利,在當時而言。
之後跳槽 Matrox,陸續用過 Mystique、G200、G400 Max,理由跟大多數人一樣,畫質+卡的質感,那時 CRT + BNC 接頭,對學生來說,是很奢侈的配備。
G400 Max 一直用到三、四年前吧,跑 I-DEAS 會有 overlay 的問題 OpenGL 支援問題也是要人命,忍痛換成 N 牌 Ti4200,高 C/P 值,讚!
再來,就是為了遊戲而換卡,FarCry 與 HL2 是讓我又跳 ATI 的原因,除了 9600XT 的 高 C/P 值之外,還有白條,哈哈哈!
畢業之後,為了能更爽快的玩遊戲,又把 X800XT PE 敗回來,一直到這裡,都是遊戲惹的禍...
N 牌 68系列也不錯啊,怎不考慮? 都敗 X800XT PE 了,當然也把 6800U 列入考慮,但是 6800U 是大怪獸,不只體積大,吃電胃口也大,我還是不喜歡,即使 6800U 真的快、好厲害、又有 SM 3.0、HDRI 這種視覺的享受。
最後來到重點,工作上的需要,跑 CAD/CAM/CAE,沒有好卡怎麼做好工作? 沒錢? 改卡吧... N 牌的都要硬改,我又想玩遊戲,就剩下 ATI 囉,不換卡又能兼顧工作與娛樂,軟改不怕失去保固,手續也簡單,雖然大家都知道軟改的效能還是比不上硬改,而且 N 牌的 OpenGL 效能一直在 A 牌之上(不管是娛樂還是專業領域),考量以上,ATI 是我的大西瓜,哈哈哈,所以我不是 ATI 基本教義派啦,哪天 N 牌也可以軟改變身,我也會爬牆過去。
補充一下,N 牌 7800 似乎瘦身成功,而且 R520 一直難產,我的下一張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