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RogerShih
*停權中*
 
RogerShih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Taipei,ROC
文章: 573
引用:
作者ianme
超 執 行 緒 (HT) 技 術 的 運 作 方 式

雖 然 加 快 時 脈 速 度 是 增 強 電 腦 運 算 動 力 的 重 要 方 式 之 一 , 而 Intel 向 來 在 刷 新 處 理 器 時 脈 速 度 方 面 獨 步 群 雄 , 但 光 靠 時 脈 速 度 是 不 夠 的 。 另 一 個 提 升 效 能 的 途 徑 , 是 在 每 個 時 脈 週 期 間 完 成 更 多 工 作 , 這 也 就 是 超 執 行 緒 (Hyper-Threading , HT) 技 術 的 關 鍵 。 一 顆 含 超 執 行 緒 (HT) 技 術 的 處 理 器 , 對 新 一 代 作 業 系 統 及 應 用 程 式 而 言 , 會 呈 現 為 兩 顆 虛 擬 處 理 器 。 它 可 以 同 時 處 理 兩 組 不 同 的 工 作 , 充 份 利 用 以 往 閒 置 的 資 源 , 讓 您 得 以 在 相 同 的 時 間 內 完 成 更 多 作 業 , 享 受 事 半 功 倍 的 優 勢 。 進 一 步 瞭 解 運 作 方 式 。

在 桌 上 型 電 腦 、 筆 記 型 電 腦 以 及 初 階...


我覺得那說明有點取巧, 應該說是當產生效能浪費的時候, 可以不必要浪費多餘的週期, 也就等於多執行更多的指令.

第二個貼圖也點出了, 實體的 CPU 就是只有一個, 一個核心, 兩個 thread, 當其中一個 thread 出現任何資源切換、錯誤、空檔等, 就可以直接把 CPU 資源交給另一個預先讀取好指令序列的 thread 來用, 尤其是像分支預測錯誤, 因為 P4 的管線很深, 所以當分支預測錯誤時, 沒有 HT 的 P4 要讀入正確的指令序列花的時間要比較多, 當 P4 在讀取這些指令進 CPU 時, CPU 的運算資源是 idle 在那裡沒做事的, 而 HT 就是設計來弭補這樣的空檔.
舊 2005-07-14, 03:32 AM #18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ogerShih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