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raytracy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64
RT半生浮世錄-[外傳]

上面曾提過我在校內參加合唱團, 但卻完全沒提到「台北歌劇院」, 這又是從哪來的呢?


其實, 在前一個五專的合唱團中, 指導老師本身就是非常專業的聲樂家, 當時社會上還有聲樂家曾道雄先生指導的台北歌劇院, 由於非常需要新血的注入, 我們合唱團的老師, 就帶著部分資質較優秀的團員, 去幫歌劇院湊人頭囉. 我們也常常幫文大, 華岡合唱團去湊人頭....

小弟在歌劇院期間, 還曾參加過民國70年, 台北市藝術季戲碼: 歌劇「卡門」的排演. 但後來因為自己工作繁忙, 就沒有再繼續下去了. 後來又有台北愛樂合唱團, 部分學長就轉移陣地到愛樂去了, 但可惜愛樂所需的素質更高, 小弟並非專研聲樂, 怕追趕得太吃力, 便沒有再加入.

不過, 小弟在伴奏方面, 仍然得到不少名師指導. 除了在文化大學旁聽所獲得的知識之外, 當時合唱團指導老師蘇慶俊也給我非常嚴厲的教誨, 蘇老師不但曾經是愛樂成員, 後來還成立了「福爾摩沙合唱團」擔任指揮. 此外, 小弟在某次比賽期間, 也曾接受愛樂現任指揮杜黑教授的指導, 杜教授的教誨非常淺顯易懂, 自己按照教誨稍加練習幾次便能領悟到精隨, 是我個人非常景仰的指揮家.

如果小弟沒記錯的話, 應該有少數幾位以前的同學, 現在還在愛樂裡面演唱, 巧的是, 內人也還有朋友在愛樂裡面(內人曾是雲林大學合唱團團長), 他們每隔幾年會見個面聚餐....

以上, 若還想多了解, 請善用 Google 大法.....


不過, 對小弟這種憋腳來說, 樂器的好壞影響很大. 小弟自己一直覺得琴藝並不出色, 可是有一次比賽前彩排, 台上擺的是終極名琴: 史坦威, 我才一出手, 所有人都覺得怎麼這麼不一樣? 感覺好像是突然從 Stereo 切換成 DTS 一樣...... 從此以後我才知道, 原來我這麼容易受到樂器本身好壞的影響.....




(我很早之前就說過嘛, 我的故事會有好多條線在發展, 這也是其中的一條...... )
 
舊 2005-07-14, 12:02 AM #18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aytracy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