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
14歲輟學, 剛開始送報紙, 後來找了幾個工作都不適應, 最後找到ㄧ家地下工廠....
=========================
這家地下工廠, 是我待的最久的一次, 但也是對我傷害最大的一次. 自從在這裡工作之後, 我的呼吸道就一直有問題, 經常咳嗽或流鼻水, 我不確定是否當初做電鍍接觸到氰化物的問題, 因為其實裡面還有一區是在處理液態水銀的, 我也不知道處理過程中是否會產生其他的重金屬物質? 這個問題就這樣跟著我, 一直過了35歲之後才稍稍減緩.
雖然在這裡工作得還算可以, 但過了半年左右, 有一天家父突然造訪工廠, 直接找上老闆, 談了一會之後, 老闆把我找去, 把工資結算之後, 就叫我馬上離開了. 原來, 家父打算以「僱用未足齡童工」為由來告老闆(當時規定要滿16歲才能適用童工, 且童工不可以做大夜班), 工廠原本就是非法的, 這一告, 要損失的可多了, 老闆才不會為了我去做賠本生意, 結果就這樣被帶回家去了.
回家後, 因為下學年的開學將近, 家父再次詢問我是否要回學校去? 我考慮了一下, 其實不太捨得離開工作, 因為覺得工作很好玩, 但是賺得錢真的太少, 東想西想, 好吧, 我就妥協了吧. 這下可好, 什麼福利都回來了! 離開學還有一些日子, 我玩得可高興了.
開學後, 家裡把我轉到萬華的一間國中去, 以免在私校趕不上進度. 我則利用開學前的時間趕快回頭複習過去兩年放下的東西. 我被編在後段班, 但是學校老師對我很好, 放學後還特別幫我補救以前不會的課程. 學期末考試, 我拿到後段班第一名; 老師向上面爭取把我調到前段班去, 可惜的是, 家長會和前段班全部反對; 我繼續留在後段班, 畢業時仍然是後段班的第一名.
雖然在一年內趕回過去兩年的課程, 再加上最後一年的新課程, 這樣的成績還算差強人意, 不過應付高中聯招, 仍然是很大的考驗. 那年高中我考上第四志願, 五專聯招時已經放鬆心情了, 考得較差. 但最後我沒有選擇高中這條路, 反而上了五專唸電子. 這個選擇, 除了跟我自己的興趣有關之外, 輟學那年的工作經驗, 也讓我想早點接觸到實際工作的環境.
上了五專, 一開始就不安分, 因為接觸到社團, 很快就栽進社團裡面去. 這下可好, 課業又放下了! 整天跟合唱團混在一起. 因為我從小學鋼琴, 學校又幾乎都是男生, 女生很少, 結果我成了全校唯一會彈鋼琴的人, 順理成章的接了合唱團伴奏. 由於家裡沒有琴, 我常常窩在音樂教室裡面練琴, 練到課都不想去上了(一般的鋼琴家, 一天練八小時的琴是很正常的

), 我為了能跟指揮配合, 看懂手勢, 還特地跑到文化大學去旁聽指揮學和理論作曲的學科. 反正五專一年級的課, 通通都是共同科目, 很少專業科目, 我也提不起興趣.......
好了, 中間的過程就省略, 總之, 我又重演一次休學的過程. 只是這次更嚴重一點, 我跟家父因故大吵, 這回我直接被趕出家門去, 隔天家裡大門連鎖都換掉了, 我這一走, 就離開了九年沒有回家.幸好學校有很多好同學在幫助我, 也有某基督教會適時伸出援手(我小時曾去過浸信會, 家父則是教會唱詩班總指揮), 讓我有個暫時可以安身之處.
在這次的休學期間, 有件事改變了我往後整個人生的命運: 當時Apple II電腦剛剛問市, 中華商場有賣套件讓人自己組裝, 我就組了一台電腦起來. 接下來可傷腦筋了: 使用手冊是英文的!! 以我當時的程度, 那手冊簡直跟一本天書一樣! 但是我為了要能夠讓電腦動起來, 就以最笨的方式, 翻開第一頁從Preface這個字開始, 拿著字典一字一字的查下去, 把每個生字的意義都查出來. 文法部份完全不會, 只能靠自己的猜測去了解意義.
就這樣, 花了三個月, 我自己一個人把整本英文手冊看完, 可以理解的部分大約只有30%. 剩下的, 就靠著上機實習, 來對照手冊上的說法, 我也利用上機的結果, 來印證當時所猜測的文法是否正確? 甚至因此讓我修正了過去錯誤的翻譯.
接下來, 我幾乎把時間全部都投入在這台電腦上, 市面上跟著出現與它相關的產品, 我也都一一涉獵. 沒有錢買, 我就窩在電腦店裡, 幫老闆處理客戶的問題, 我順便趁空檔來玩新東西. 那時的遊戲還是放在錄音帶裡面, 後來開始出現防拷機制, 為了要拷貝遊戲, 我又找來組合語言的書, 慢慢研讀, 之後開始從事遊戲破解的工作. 當我第一次將遊戲破解成功拷貝的時候, 那時身邊沒有一個人, 也沒有一點資訊可以知道, 是否別人也破解成功了? 後來我才知道, 在那個時間點, 我可能是全台灣前十位成功破解的人之一.
那年我才16歲……
隔年復學後, 我還是從一年級開始唸. 但此時我的電腦功力, 已經在學校間傳開, 甚至校內要舉辦程式設計比賽, 經過討論結果, 老師認為交給我來命題比較好, 這樣可以避免我跑去出席比賽, 反而讓其他人都不想來參賽了....

. 有位高年級的學長, 長期在電腦補習班打工, 跑來邀我晚上一起去上班. 這是第二個命運轉戾點, 因為我以後一連串的工作, 都是從這裡引發的.
從這裡開始, 我的生活變成兩條平行線在發展:
工作的部份, 由於我自己涉獵的層面很廣, 補習班的東西很快就上手, 而且因為我擔任電腦實習中心的助教, 必須要能解答大部分的問題, 所以補習班免費讓我去上所有的課程, 好讓我跟學員可以銜接上. 這段經歷, 讓我的電腦功力突飛猛進, 已經遠超過同年級的學生了. (當時IBM PC尚未問市, 但我卻已經學完COBOL, Pascal, Fortran等高階語言, 以及CP/M, Unix, VMS這些作業系統). 不到一年的時間, 我就可以接替部分講師, 去敎授一些實習的課程, 後來IBM PC問市沒多久, 我也可以單獨講授IBM PC的課程.
學校的部份, 也開始有了重大的變化. 因為我不喜歡讀共同科目, 但是專業科目很強, 幾乎每科都可以拿滿分, 當時曾經讓一些想故意刁難的老師, 下不了台, 硬是只肯給99分. 我還考過了經濟部剛開始舉辦的軟體人員資格認證考試, 全校連老師在內, 只有三人報考, 卻只有我及格, 我也是當屆學歷最低的錄取人(只有專科三年級).
可是我的上課紀錄卻讓學校傷透腦筋: 光半個學期就可以曠課超過130節!! 因為我只上我想上的課, 別的課一律在家做研究.

教官和訓導處視我為眼中釘; 但剛從國外延聘回來的科主任卻把我當成寶, 不斷找題目給我做, 還特意開先例, 允許我直接跳修高年級的專業課程, 當時我都快變成碩士班的研究生了. 後來我發現有一種生意可以做: 幫高年級學長寫畢業論文, 一篇叫價$500元. 那時大概有三分之一的論文都是我抓刀的.
就這樣, 工作上的專業不斷在精進, 也能獨當一面, 但學校裡卻是個問題學生, 每年的教務會議, 都要提案把我退掉, 不過我們科主任也每年也都在會議上出面力保, 保了三年, 終於保不住了: 專三結束後被學校強制轉學, 聽說那年科主任也辭了主任職.(不過該位主任, 目前又回到原校轉任校長了

). 雖然如此, 我還是非常感謝那位主任, 如果不是他幫我開拓專業學術的路途, 我沒有辦法在這三年內, 專心接觸到那麼多的專業知識, 這三年的功力, 遠超過其他大學畢業生有餘.
轉學後, 接到另一所專科的四年級繼續就讀. 原來我早就惡名昭彰(因為全國教學輔導會議上, 曾被提出來當成特殊案例討論), 一開學, 老師就找上來給我警告:「你可以不上課, 但是要幫學校出去比賽」, 這下更好, 學校還撥了個專屬的實驗室給我, 我挑選班上另外三名優秀的同學, 開始做比賽題目. 第一次參加科學園區的實驗比賽, 就以「可顯示中文的LED跑馬燈」拿了優等獎回來(當時市面上販售的LED跑馬燈技術, 只能顯示英文訊息).
接下來我繼續埋首在實驗中, 但是卻也漸漸的發現不對勁: 學校對於我做的內容, 好像有各種不同的意見. 當時我的計劃越做越大, 申請經費也頗多, 好像因為這樣, 造成老師之間的看法不同, 後來才知道, 我有可能排擠掉了, 原本應該撥給其他老師的研究經費. 後來因為這些行政上的問題, 造成一些計畫無法順利進行. 當時我並沒有想太多, 只覺得那是學校的問題, 我只要耐心等學校解決了就好.
外面的工作, 我還是照樣進行(因為我必須要有收入, 才能過活啊!), 此時的能力越來越好, 我非常擅長於替補習班引進新的課程, 畢竟家族都是做教學的, 耳濡目染之餘, 自然能很快速上手, 只要有足夠的教材內容來源, 給我一個月的時間, 不限各種電腦領域, 連當時剛剛起步的CAD軟體, 和電腦繪圖課程, 我都可以開得出來.
不過, 另外一個問題也在浮現中:
週遭的朋友發現, 我除了電腦以外, 幾乎不碰其他的活動, 學生常見的聯誼, 社團等等, 完全不見我的蹤影, 連看個電影, 逛逛街, 都無法讓我出門, 我的天地除了吃飯睡覺以外, 其他時間通通都在實驗室或是補習班裡混…..
(這篇看起來有點像炫耀文, 可能下一篇還會繼續, 小弟先向各位致歉!! 因為大家必須先了解「前因」, 才能體會「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