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ruinousdeity
*停權中*
 
ruinousdeity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4
您的住址: 一立方公尺的香格里拉
文章: 617
關於內燃機

引用:
作者onoken
2v是2汽門

4v是4汽門(悍將)

跟幾行程沒關係~至於行程要怎麼解釋我就說不出來了....


原文出自這裡內燃機



內燃機之作用原理包括:


將燃燒之熱能轉變成機械能。

將活塞之往復(或迴轉)運動轉變成曲軸之旋轉運動。

包含進氣、壓縮、動力、排氣等缺一不可的循環作用。其中曲軸迴轉兩圈完成一次循環者稱為四行程引擎;由軸迴轉一圈完成一次循環者稱為二行程引擎。

四行程顎圖循環引擎:


進氣行程:活塞自上死點下行至下死點,進氣門打開、排氣門關閉,此時汽缸內產生部份真空,將汽油和空氣的混合氣吸入汽缸內。

壓縮行程:活塞自下死點上行至上死點,進、排氣門均關閉、將汽缸中之混合氣壓縮。

動力行程:進排氣門均關閉,火星塞跳火花,混合氣燃燒產生強大的推力,將活塞由上死點推到下死點,產生動力。

排氣行程:活塞自下死點上行至上死點,此時進氣門關閉,排氣門打開,汽缸中已燃燒過之廢氣,經排氣門和排氣歧管等排至大氣中。

實際上進氣門在上死點前約5∼25度,開始打開,而在下死點後約36∼92度才完全關閉;排氣門也是在下死點前約37∼70度開始打開,而在上死點後5∼42後完全關閉,即氣門有早開晚關的現象。

進氣門早開晚關的目的為使進入汽缸的混合氣更充足,若晚開早關則引擎動力和容積效率均會減少;若早開太多,晚關太多則會浪費汽油。

四行程狄塞爾循環引擎:


進氣行程:活塞自上死點下行至下死點,此時進氣門打開,排氣門關閉,汽缸產生真空吸入新鮮空氣。

壓縮行程:活塞自下死點上行至上死點,進排氣門均關閉,純空氣被活塞壓縮,壓力增至30∼40kg/c㎡,溫度則上升至500℃左右。

動力行程:壓縮將近終了,柴油自噴油嘴以高壓(約100∼180kg/c㎡)霧化狀噴入燃燒室中,隨即與高壓高溫空氣混合而自行燃燒,產生強大的推力推動活塞由上死點移至下死點。

排氣行程:活塞由下死點移到上死點,排氣門打開,進氣門關閉,將廢氣除入大氣中。

實際上進氣門在上死點前約10∼30度提前打開,在下死點後40∼50度延後關閉;排氣門在下死點前40∼50度提前打開,在上死點後10∼30度延後關閉,即所謂的氣門早開晚關。

進氣門早開之目的為利用進氣之衝力將廢氣完全排出,而晚關之目的為使進入汽缸的空氣量更充足;排氣門早開之目的為減少汽缸之溫度及活塞上行之阻力,而晚關之目的為使廢氣完全排出。

二行程鄂圖循環引擎:


活塞由上死點移至下死點(含動力、排氣、驅氣)
a、活塞在上死點時,壓縮混合氣被火星塞高壓電火花點燃,混合氣爆炸燃燒,膨脹的氣體推動活塞下行。
b、排氣口打開,燃燒後的氣體以本身壓力吹出。
c、驅氣口打開,由軸箱內預壓的混合氣被送入汽缸內。由於驅氣的動作,而繼續排出廢氣。

活塞由下死點移至上死點(含壓縮、進氣)
a、活塞上升,關閉驅氣口,由於曲軸箱空間逐漸擴大,產生真空,打開單向進氣口,吸入混合氣。
b、排氣口關閉,將汽缸內的混合氣予以壓縮。

活塞走二個行程完成一個循環。

二行程狄塞爾循環引擎


活塞由下死點移至上死點(含進氣、壓縮)
a、活塞由下死點位置,排氣口、驅氣口打開,鼓風機將新鮮純空氣壓入汽缸內,趕出廢氣。
b、活塞上行,排氣口,驅氣口均關閉,純空氣被壓縮。

活塞由上死點移至下死點(含動力、排氣)
a、活塞到達上死點前,柴油經噴油嘴噴入汽缸中,與高溫的空氣混合燃燒,產生極大的推力。
b、壓動活塞下行至下死點前,排氣口打開,廢氣靠本身極高之壓力,排至大氣中。
舊 2005-07-04, 12:07 AM #6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uinousdeity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