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與狗(下)
=====
眼前的這隻狗,讓我忽然想起Pavlov有名的古典制約理論。
Pavlov做了個實驗,在狗進食之前或當中,給牠鈴聲的刺激,經過幾次練習後,狗即使未吃到東西,但只要聽到鈴聲,也會分泌唾液。
他把進食而分泌唾液的反應稱之為「非制約反應」,把引起唾液分泌的鈴聲稱為「制約刺激」,因制約刺激的出現而流口水的反應則稱為「制約反應」。
「妳知道制約理論嗎?」感謝GOD(其實應該感謝DOG),我終於找到話題了。
「知道啊!教育心理學有學過。不過怎麼你也知道啊?」琴好奇的問我。
「因為我常會有『學然後知不足』的感慨,所以有時會看一些莫名奇妙的書囉!正所謂學無止境啊!」大學時有一門課組織行為有稍微提到,所以有研究一下。
「原來如此。」她用一種彷彿要重新檢視我這個人的眼神看著我。
「我覺得我被妳制約了。」我說。
「啊?怎麼說?」琴有點疑惑,想聽我怎麼解釋。
「妳,讓我心跳加速,這是非制約反應。手機響起的鈴聲以及MSN的上線跟訊息音效,是制約刺激。但光是聽見這些聲音卻也讓我心跳加速,於是制約反應就發生了。」我解釋著我剛剛靈光一閃的論點。
「.....你要不要考慮去開課啊,真會掰...課程名稱就叫做『胡說八道如何言之有物』好了。」她掩不住笑意。
「我哪有胡說八道,這就是我現在的處境啊!所以要是我心律不整就是妳害的。」我不平的說。
「喂喂喂,別亂牽拖啦!好啦,時間不早,也該回去了。要不要陪我走到停車場,我再載你去牽車啊?」琴提議。
「當然好啊,那走吧!」我附和。
其實制約理論裡除了「古典制約」外還有個「操作制約」,與古典制約最大的不同點簡單來說就是有「增強物」的存在,藉由增強作用,反應行為得以被增強物所強化。
例如假設有一天你因為受了Pavlov的感召養了一隻狗,每當牠要大小便時,你就帶牠去蹲馬桶,上完之後順便教牠沖水,當完成時你就摸摸牠的頭稱讚牠。
這樣一來,久了以後,這隻狗就知道以後大小便該上在馬桶裡順便沖水,因為這樣會得到主人的稱讚。這時你就可以說這隻狗被你制約了,而你的摸摸頭鼓勵就是這個制約反應裡的增強物。
我真的被制約,琴的淡藍色笑容以及她豐富的生動表情,就是給我的摸摸頭鼓勵。
走在師大的夜,微涼的晚風徐徐吹來,我亦步亦趨跟在她左後方45度角處。
望著她的背影,我感到一陣幸福,在這個宜人的夜裡。
=====
如果可以不要醒,那這幸福就不會是夢。
=====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