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johouse0825
小弟也是師範體系的學生,其實我一開始很猶豫要不要回應,因為
眾怒難犯。但我還是決定回了。以我自己而言,我也會擔心將來做
不成老師!我自己是比較特殊的經歷。我是由專科畢業之後再到師
大來唸書,因為我從小的志願就是當老師,原本以為這個想法會因
為我唸高職然後二專會漸行漸遠。但沒想到後來真的讓我得到這個
機會。以我就讀的這間師大為例,由於漸漸在轉型的關係,新設立
了一些非師資培育的科系,暑假後入學的大一新生也只有一半的人
可以修教育學程。我個人覺得這樣做是還不錯,至少將來是真的想
當老師的學生才會修教育學程。但現有的問題還是得解決才行,各
位在大加撻伐的同時,了解他們上街頭的訴求了嗎?又或者只是因
為大部的網友提出了嚴厲的批判所以部份網友也跟著落井下石?我
也不認同上街鬧一鬧就可以當老師的行為,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
流浪教師的問題一定得解決,敝系...
|
我非常同意這位版友的看法
這篇文章很多人並不完全了解整個師資氾濫程度
以及師資初步篩選的寬鬆
對於師範體制也不是完全了解
很早以前師範大學 或是 師範學院就已經不保證畢業實習以後一定可以當上老師
很網友抓著 師範兩個字=老師 猛批
我自己交大畢業的 說真的 台清交 就比較適合當老師嗎?我不認同
教書不是只有能力問題 還要有熱忱
我女朋友他反應沒我快 但是他有耐心 去面對學生 這方面比我強太多了
師範大學其實已經跟一般大學沒什麼兩樣
師院也只有公費生有保障 其他出來一樣要考教師甄試
不要說一般網友不曉得 有些連剛進去師範體系的學生也還搞不清楚
(以為實習完拿到教師證 就是正式老師 其實根據目前情況 能當個代課就很好了)
現在呢 公費生名額已經少之又少
根據我女朋友的說法 那名電視上說唸了五年書
最後卻還是不能順利當老師的 那個應該是公費生代表
所以他有資格說話
公費生畢業後的資格是被承諾的 也被限制四年內分發後也不能申請調到別處
可以提供一些偏遠地方 師資缺乏的需求 (連7-11都找不到的地方)
違反者要吐出學費 還要賠償
(依據不同縣市有不同規定)
拿我女朋友為例子 他當年的聯考成績是可以上台大財經
但是他卻捨棄台大唸師院
因為他家境不好 看上公費生免學費 每個月貼補幾千塊錢
靠每月幾千塊錢唸完師院
我女朋友已經成為正式教師兩年多
如果他是現在的公費生 我想他也會感到不安
現在整個教師甄選 舞弊情形很嚴重
缺額已經很少 但是事實上 進得去的 都是要靠關說
我女友他們那屆畢業 非公費生去考教師甄選
只有兩三個家世顯赫的人錄取 一個母親是校長
一個家裡不知道誰是教育部的官員
一個叔叔是台南議會議員
我大學也有個同學 研究所資工轉教育研究所
他老媽某台北縣國小校長 所以他老早篤定錄取了
我問他不是有聯招嗎 他說一樣靠關說 只要是打通更多關係
所以基本上 非公費生 要靠甄選拿到教師資格已經很難很難
缺也很少很少 既然如此教育部應該要在甄選資格上定下門檻
而不是任由師資培養不重質地不斷的增長
現在甚至連公費生數目 都超過每年能提供的缺額
能說師資不氾濫嗎?不該適度的減少嗎
出來抗議的訴求裡面有三年內減少50%
我覺得還嫌太少 根本沒有這個需求 培養這麼多人做什麼
六年內的需求會降到0耶
且也如某些版友說的一樣 很多學校開教育學程是為了賺錢
我妹妹也跑去修教育學程 但學校一直坑錢
老師則是要他們隨便交個報告了結 他很灰心 後來就退選了
這不是他要的教育學程阿
以前政府爲了快速補充教育資源
開了很多支票 也廣設非師範體系師資班
也加入師資的飽和 快速補充的師資 其實問題多多
很多只是為了優渥條件進去 根本無心當好一位老師
現在巴在這位置上的 有不少這樣的人
所以未來師資評鑑也是很重要
我女友卻很擔心 教育部只會發公文 常常不會去管學校落實幾分
教師評鑑 恐怕如果沒弄好 還是一樣靠人情靠關說
可能會變成好的老師跑光光
我覺得教育真的是國本阿 希望政府能夠重視這些問題
政府明白支票開太多 其實老師的優勢已經減少很多
以前不用繳稅 今年開始好像要開始繳了
舊有的月退什麼 在新老師 跟未來都不可能
老師輕不輕鬆呢 ? 說真的看他混不混吧
在我看來我那認真的女朋友 是個可憐辛苦的老師
常常放學還把一些家裡父母比較不管教的小朋友跟一些特殊生
留下課後輔導
而我自己小時後也是遇到好老師 才突然有了很大改變
所以希望各位在批評的時候 能盡量客觀
不要把所有老師都說得那樣不堪
怎樣去蕪存菁 就要看政府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