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u8526425
這應該算是我的文字讓人誤解
也許我不該用菁英這種容易讓人激動的字眼
反正你講的跟我講的意思並不一致
那部份我是指資源集中 以最小成本求最高利潤
也就是將教育班制縮減
再將最好的資源丟下去
配以篩選以及淘汰機制
用以解決教師資格浮爛, 冗員與長久以來被懷疑的教師能力
大概是這樣
|
針對我誤解的地方,我說一聲抱歉
不過那裡有部分是我對"菁英論"三個字的想法
不完全針對你,請見諒
但是這裡要提一點
效益並不是以最小成本求最高利潤就好了
如果只從一個時間點看,或許可以得到某種想要的結果
但真的效益要從長遠來看,有時我們覺得多花出去的成本,其實是對未來的投資
也許大家現在看到不同學門的人都進入教職,覺得很反感
為什麼不想想,這種做法將來是否能讓我們的教材內容不再死板,跟不上時代
而是能讓各種學門的新知都能與教學結合,開拓目前教育的不足之處
這樣不就是一種投資了嗎?
而評鑑的問題.老實說,我目前在學校幫老師做的案子,就有跟這種事有關的部分
但是說實在的,或許沒有人任何人可以解決這件事
因為沒有任何現在在位置上的老師甘願承認他不適任
新的評鑑方式出來.勢必會影響到很多原本在位置上的人
他們就會想辦法貶低新方法,回歸舊方法,這是所有行業都如此的
評鑑與淘汰說起來很容易,但做起來比登天還難
除非那些公務人員都敢冒著不要飯碗,政務官能夠不怕一切責難
當權者可以不顧選民的聲音,政黨可以不在意下一屆是否當選
這麼一來,或許有機會產生改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