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以後打針抽血要更加小心了!!
小弟之前PO了一篇
請問抽血沒抽好.刺到神經怎麼辦??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494029
後來在網路上找到了這個.給大家參考!!
靜脈穿刺術(Venepuncture)是醫療業務上最常使用的臨床技術之一。雖然它是一種不顯眼的微小侵害刺激,但卻有可能造成罕見的醫療事故與糾紛。本報告中有七位病患不幸於接受靜脈穿刺時,瞬間引起偶發的電擊般疼痛,爾後逐漸演變成灼熱痛(Causalgia)或複雜性的區域疼痛症候群(CRPS)Type II,經疼痛科診治後雖皆已痊癒,但仍有賠償的情節發生。
此類事故於本梢神經受傷後即應提高警覺,尤其當典型的症狀(Allodynia,Hyperpathia,Paresthesia)出現時,除了積極給予適當的治療之外,院方更應給予適時的說明與精神安慰,以保持良好的醫病關係,進而預防醫療糾紛。因此醫療醫護人員對醫療源性灼熱痛的處理方式應具備正確的認知與概念。
〔前言〕
臨床上從靜脈注射藥物、抽血化驗及捐血或輸血時,均需施行靜脈穿刺技術,此為最常見的醫療行為之一,但沒有任何一種醫療行為可以絕對避免醫源性併發症或醫療過失。本院疼痛科於近7年,共經驗7個因施行上述技術時,被注射針意外扎傷上肢末梢神經的病例,因為這些事件破壞了良好的醫病關係,同時也使病患遭受意外的疼痛與精神折磨,雖不常見,但有的沒審慎處理,結果導致醫療糾紛,故特提出其臨床過程,就症狀、治療及預後加以探討,以供參考。
〔病例報告〕
本院疼痛科共有7位男女病患於就醫時,因遭注射針扎傷上肢或下肢末梢神經而引發不尋發的疼痛與皮膚知覺障礙。其中男性佔3位、女性佔4位,平均年齡為38.4歲,事故發生內容包括抽向檢查時1例、捐血受傷1例、其他5例皆於門診(院內或院外)注射室或急診接受單次靜脈注射或肌肉時發生。受傷部位發生於肘關節屈側2例,前腕手關節附近橈骨側3例,腎部注射Diclofenac2例,事故發生地點有5例在本院,2例為開業診所。從受傷後至接受疼痛門診治療之最短日數為1.5天,最長者80天,疼痛性質包括間歇或持續性的灼熱痛、麻痛、刺痛、觸摸痛(Allodynia)、病態痛覺(Hyperpathia),即痛覺過敏現象等。其中符合Gibbons等學者1所稱之RSD之Criteria者僅有病例(4)一人。此位病患於本院疼痛科接受的治療內容包括NSAID的口服,局部麻醉劑加類固醇的痛點注射,Laser、TENS、鎮靜劑、抗鬱劑(Antidepressant),星狀神經節阻斷術及高單位維化命B,其中5例因病患配合度較佳,皆於短期間內痊癒,其餘2例則因對肇事者的不滿與不諒解,而使治療期間拖延較長(超過3個月),最後乃以接受慰問金方式與開業醫師達成協議,順利和解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