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奉獻惡行…大考作文噴飯多
【聯合新聞網 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崇拜偶像是一件好事,像孔子就以諸葛亮為偶像才有傑出成就」;「義工們的雪上加霜,使得九二一的救災活動得以順利進行」;「流氓強盜奉獻他們的惡行,好讓警察發揮他們的功能」...。這些會讓國文老師捶胸頓足句子,都是近幾年來大考考生的「傑作」。
多年來參與大考作文閱卷的彰化師大國文系副教授林素珍歸納大考作文答題常見錯誤,在研討會中發表。她感嘆,有考生讀了12年書,還搞不清孔子比諸葛亮早生;幫助寫成幫「住」,壯年寫成「狀」年等音、形相近的錯字或亂用成語,更比比皆是。
林素珍歸納,大考作文得分有四大要訣,一是要看清題旨,發揮創意;二是文句力求通暢,措詞引句要適當;三是舉證要精確,不能張冠李戴;四要避免形、音相似的錯字,所以交卷前務必再校對。
林素珍提醒考生,寫作立場要明確,避免文不對題,是下筆行文的第一步,例如有年大考作文要考生在「時間」與「金錢」間兩者擇一,答題時就不能兩者兼論。
她說,考生答題往往千篇一律,有創意就容易脫穎而出,但仍要切題。林素珍舉例,有次作文題目是「對鏡」,有人寫對鏡之後,發現鼻子太塌,然後通篇談如何讓鼻子高挺起來,未觸及題目深遠的寓意;另一名考生則將自己化作一面鏡去看人生百態,開頭寫道:「大家好,我是一面鏡子喔!一面掛在火車站前的鏡子... 」讓閱卷老師眼睛為之一亮,得分很高。
林素珍表示,幾年考卷改下來,考生的用字遣詞有時錯得很離譜。例如,有次作文主題是義工,有考生寫「義工是一群愛心氾濫的人」、「我們的社會每一個角落都充斥著義工」、「我們的社會能如此安定,要歸咎於默默奉獻的義工」、「義工的義行層出不窮」,氾濫、充斥、歸咎、層出不窮都是負面詞句,用於義工極為不妥。
在舉證說明方面,也有考生舉了很荒謬的例子,例如有一年作文題目是「最遙遠的距離」,有考生提到「貝多芬、紂王、鄭豐喜不知克服自己的缺點──面對自己的失敗而不知道自己到底錯在哪裡」,所以離成功很遠。把被當成典範的貝多芬、鄭豐喜拿來和暴君紂王混為一談,考生舉證能力之薄弱,可見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