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小蟲JACK
感謝站上高手的講解.沒錯我現在把SCSI硬碟兩顆組一組RAID0.分成4組.相互讀取.寫入.再把轉好的檔案儲存1TB的陣列.原本我想SCSI介面效能在同時間讀取.寫入比IDE.SATA要強.所以才轉用SCSI介面.不過SCSI介面的擴充性.傳輸及耐超特性是目前IDE.SATA所無法比擬的 
|
事實上目前這種se/lvd scsi device的型式,壽命勢必不長了
XOR的系統一樣可以用做ide/sata,因為I2O的獨立,cpu usage也不是問題
scsi目前都優勢在高速的device,成熟的熱插拔跟方便的外接
不過sata在這些方面都有補強,慢慢會發展起來,到時候scsi勢必會受影響
其中高速的device比較麻煩,很明顯因為scsi硬碟的利潤比sata好得多
但是實際使用的優勢,並不像價差那麼大,一般狀況他都不一定值得
所以硬碟廠商都不太願意做高速的sata device,打壞自己的scsi市場
除了wd有一萬轉sata機種(他不做scsi硬碟),其他公司反而不願意涉足這市場
照我來看,用XOR搞一個sata solution(事實上早也有了,只是比較少見)
全部用便宜的sata硬碟來取代,應該算是便宜又大碗的選擇
即使卡本身的成本相差不大,但是硬碟的價差可以彌補非常多
雖然wd的萬轉sata硬碟並不便宜到哪,但是萬一需要很大容量的話
一般的7200rpm sata硬碟都便宜爆了,搞幾顆做raid 0+1應該蠻好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