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的看法是:想要導ERP,就要知道為什麼要導ERP?
ERP其實就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流程。ERP軟體藉由人機介面將人員的操作導向一套公司既定的流程,加以統一、規格化,符合生產管理理論,結果也符合會計原則。
當然一套套裝的ERP軟體,它提供的是「理論」,頂多加上該軟體公司在業界所累積之經驗,而附加功能在軟體上,讓此軟體更具「實用性」。儘管如此,沒有任何一套套裝軟體的功能可以完全符合一家行之有年的企業的需求。所以一旦企業購入ERP軟體,若本身沒有導入ERP經驗之主導人,也沒有具備開發程式的開發人員,初期的顧問諮詢及個案程式開發費用,一定是少不了的。
但是導入ERP仍然有幾個不變的大原則:
1、上線前徹底模擬過所有流程,所有遇到的問題都有解之後,再上線。
2、上線前確認各單位操作人員都已了解流程及其目的,最重要的是對此流程之合理性皆有「共識」。
3、如果訂定之流程沒有瑕疵,企業中就有要主權者確保此流程不會被隨意更動,這是很重要的原則,朝三暮四的作法,是ERP導入失敗的最主要原因。
4、企業中主導ERP的人員,永遠要記得,在達到需求的前提下,要讓人來配合系統,而不是讓系統去配合人。這其實就回到我的第一句話:了解為什麼要導ERP? 就是因為要讓企業的管理流程「符合規範」。人都是自私的,都只想選擇對自已有利的方法來做事,但是主導者有責任讓各單位了解到他必須要做什麼,在流程中扮演什麼角色,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只有大家都照遊戲規則來玩,ERP才能導得順利。
5、除非遊戲規則改變,程式的開發要把握「寫一次,永久使用」的原則。什麼意思? 就是程式不要寫死,儘量用「參數設定」的設計方式,讓使用者可以用設定的方式,而不必時常修改程式。另外,在防呆與彈性之間,要拿捏到恰到好處。
以上是小弟寫ERP程式至今的一點點想法。
(繼續寫程式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