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sohoman9
舉手.........(舉高)
什麼是ERP阿??小弟書唸的不多,請老師指點一下 
|
http://www.timerwell.com.tw/news/feature_e05.shtml
===========================================
ERP的系統介紹,應用及導入己有許許多多的專家學者討論過。但因此系統可說是E化中必備的系統。所以我們要試著以另一種角度切入。在建置ERP時,有人以為整套裝、有人以為量作好、有人要簡單可用的、有人要功能完備的,…到最後失敗者,更致法院相見者大有案例可循。個人以為對ERP而言應以平常心看待,把它看成一個一年期專案時,以您-或企業主、或中高階經理人、或基層使用者,尤其ERP製造商及建置公司應有的心態是什麼?
首先,先跟各位談談ERP是什麼東西?能幫企業些什麼?ERP全名為E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一般都翻譯為-企業資源規劃.誠如各位所知,ERP是以程式撰寫出來的。所以現在我們來看看我們應如何來定位ERP。
■ 觀念:包含企業管理觀念及E化的觀念
在導入的過程中事實上一定會討論此類的問題如成本會計,營業管理,生產管理,庫房管理...等。這些在企業內或學理上本身內已涵括許多的管理觀念。ERP在開發時當然必需依據其中的管理觀念來製作,再加上導入時顧問的觀念引導,所以說ERP是一種觀念。
■ 流程:ERP是由一些流程串聯在一起的
ERP包含品保、生/物管、生產、外包、倉儲、採購、業務、固定資產、成會及財會等部份而以營業管理流程,生產管理流程,採購管理流程,財務管理流程,人事管理流程,固定資產管理流程...等流程貫穿,而這些流程又是相互相關的。所以ERP是一種流程的組合。
■ 工具:ERP是企業內的作業/管理工具
ERP是企業內部各部門的日常作業的平台,員工上班到下班全是在此平台上工作。各部門主管也是由這平台上搜索管理資料,所以說ERP是企業內的辦公室的作業及管理工具。
■ 工具:ERP是企業內的作業/管理工具
以資訊技術而言,ERP本身是由程式語言平台一行一行撰寫出來的,所以說它是軟體。
不管您把ERP看成什麼?或如何定位?我想最重要的是效益,也就是說它能幫什麼忙?ERP能做企業成本控制,全整效率提昇,提高企業整合力,增加競爭力,…這是在許多報導上就已不勝枚舉.這些是E化的目標或結果,絕對不是僅僅靠ERP就可到的,ERP是在E化過程中為達成以上一大群目標或結果的基礎功,我要說的是我們不應神化它,或太過於期待ERP能給我們太多的效益,相反的在審議到導入而上線的過程中所耗費掉人力,費用及其他無形的成本是十分大的。
ERP在建構中,是一種或大,或小規模的企業組織或流程的改造。所以從觀念或組統或流程的解放到尋求出適用方案到上線鞏固方案,在整個過程會經歷的艱難,絕對是導入初期時難以想像得的到的。到底需以何種態度面對才好呢?
■ 企業主方面:正確的觀念
企業組織或流程的改造,是對原有習慣與思維的挑戰,必然會有或工作或私利強大的阻力,是以企業組織或流程的改造成功的關鍵,這是企業主一定要明瞭的。另企業主企業還需要有強烈的決力及明確的工作/責負的分配。企業主如有強烈的決心就不會因導入過程中太多雜音,而動搖信心,終至前功盡棄。以明確的工作分配可依各人所分配部份進行時間、品質、成本的管控,及橫向溝通的窗口。
■ 管理者方面:中立的態度
需知道不可能有完全合身的軟體,所以管理者必須以宏觀的角度,做好橫向協調,探討合理的可行性流程及方案,並管控進度、品質、成本及風險;對上則必則反應導入進度,品質,成本及風險的異常;對下要指導使用者作適當的反應,並要求學習進度及熟練度。
■ 使用者方面:全力學習
心態上要信相實際多次的操作及測試可幫助公司及個人節約成本並快速上線。對上則需反應作業時可能或已發生的問題或Bug。
■ 軟體業者:全力以赴
要以服務企業的心態,給予客戶合理正確的觀念並探討自身能力之所及而為之。對導入中的客戶要全力以赴,要求系統的穩定性以減短陣痛期,並追求最合適的管理及流程。以發揮可能之效益;對己導入的客戶必需協助客戶生根強化,並指導客戶應用系統功能以求能發揮ERP可發揮的效益。
直接了當的說,ERP做的是企業的資料整合,其他的效益在於對ERP的落實後的發揮及應用,對ERP後續的發揮及應用在,了解它才知道它能做怎麼樣的效益,認識不清或有太多不合理的想像不但難以發揮其應有效益,反而會令您或企業耗用大筆成本在認識或學習E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