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ngelo5419
其實台灣製造並不代表一定是台灣人組裝的,像大同的產品雖然產地是台灣,但生產線上的員工幾乎都是外勞(泰國人、馬來西亞人或者是菲律賓人),頂多班頭及QC是台灣人,N年前就是如此了,弟記得最清楚的就是每次經過中山北路大同總公司的時候在路上常看到外勞(10年前),所以弟認為不管是誰製造或組裝的,QC才是最重要的,QC嚴良率才會相對提高。
另外,弟也認同lightwing大所說的,降低成本設計和品質滑落根本不能混為一談,因為技術的進步才有辦法讓設計及製造的成本降低,像路大所連的圖裡3500A跟3520A在設計電路上有明顯的不同,這並不代表偷工減料,因為該有的功能都有啊,並沒有說電路板變小功能就少了一些,現在大家都喜歡輕薄短小的產品,少一個小零件可以達到相同的功能,公司就可以省很多的資金,我想各公司設研發部門的目的應該也是如此吧
至於產地,我想大家都知道設廠在大陸是趨勢,未來一定...
|
其實,工廠設在中國,不見的是一個趨勢,前兩個月左右,參加了NEC台灣的研討會,演講的是NEC在台灣最高的執行長,會議主題是NEC在世界的投資環境,他舉出日本NEC的內部分析,其實日本NEC早已在中國設廠,但是狀況並不是很好,因為諸多因素,日本會慢慢的自中國退出,而轉進俄羅斯,它發覺俄羅斯的人文水平及技術方面都相當優秀......
有時想想,日本企業都已慢慢的自中國撤離了,我們台灣還一窩峰的大陸熱,還認為是一種趨勢,是或不是,就讓時間來證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