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gameguy
放心,你絕對沒我拆的多,反正先鋒、華碩、沒在台灣辦週年回饋親共第一品牌(連Plextor產品都被這家帶衰,小心740喔),一家那是鐵桿沒潤滑,一家是兩滴潤滑膏在螺旋轉桿,電路版還留錫渣,夠扯,反正零件選擇錯誤,賣這麼貴真是搶錢。
一代不如一代,連nec也墮落了,小心3520,3530,3540省料版機器,最扯的還是最新的3540,沒事去學Liteon、沒在台灣辦週年回饋親共第一品牌搞一些低成本設計是做什麼。
|
為什麼要低成本設計?
當產品技術逐漸成熟...到了成熟期就要降低成本...
以便搶佔市場...或是維持市場...
產品的生命週期又不是一直會在成長(發展)期...= =
如果一直既有成本設計...該公司的市佔率在成熟期會下降...
甚至退出市場...不用等到產品到產品生命週期的衰退期....
--
降低成本設計沒啥不好....
當技術進步了當然可以降低成本設計...
就是不要降低成本設計後,連產品的品質也一併大幅度的滑落...
不過""別把降低成本設計和品質滑落畫上等號""
這兩件事不是完全正相關的...
--
MIC和MIT有沒有差?
當然有差...
以前在某公司工作時,
大陸廠的副理常打電話問廠內的特助如何使良率提升...
(副理還比特助大兩級....)
雖然把標準作業流程搬去大陸廠了...但是大陸廠還是有時會出狀況..
而且良率還是無法跟台灣廠一樣..
台灣廠做的人是台灣人嗎?大部分都不是...
線上的幾乎都是外勞...管理外勞的才是台灣人...
當大陸廠出狀況的時候就是台灣廠要拼命加班....
把大陸廠接下來的單子來不及做完的部份做完的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