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雪瑞夫
關於“eeer01”所說的“機械”和“土木”是夕陽科技,我個人是有不同的看法。
土木的話,我是較不清楚,但是機械的話,我個人不覺得是夕陽科技。
因為,還是有很多產業需要機械人材,尤其是越依賴模具的產業,需要的人材也就越多。
而且,以前還在學校唸書的時候,我們同學就很怨嘆:「我們化工也要學熱力,但就是學得不比機械系的精;我們化工也要唸流力,土木的流力就比我們學的難多了…,我們的無機,又比化學系的淺太多…,我們什麼都學,什麼都不精。唉!」
不過,我倒不會後悔唸化工,因為,我覺得,化工和機械,出路不少,比較餓不死。
後不後悔是一回事,但一想到以前的實驗考試,又是一身冷汗。一考,就是一天。
分析化學實驗考,就是給一瓶不明液體,裡面有五種不同成份,把它們全抓出來,抓三個以上,才及格。
有機化學實驗考就更誇張了。合成某種有機物(各組不同),可運...
|
小弟也是讀化工的(目前還是學生)
化工說真的有點類似工工,什麼都學,什麼都要會,所學廣泛,相對的可發展的空間就多
畢業以後可跨的領域很多!!!!...不一定局限在純化工產業
剛才看到幾位學化工的版友....不知道現在畢業後從事哪方面產業呢??
說來給大家參考
下面小弟轉貼了一篇濟南大學校長李家同寫的文章
李家同教授:「一定要重視機械和化工產業 」
我們國家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過分注重電子工業。一年前,教育部有一個提升大學基礎教學的補助措施,我負責工程科學方面,一百多件申請案件中,幾乎全部都和電子和資訊有關。據我記憶所及,只有兩件和機械有關,和化工有關的也少得可憐。
重視電子,而不重視機械和化工,是極為不智的,第一個理由是機械和化工技術是很多技術的基礎,第二個理由是機械和化工技術常有極高的附加價值。
先談第一個理由,我們可以舉半導體技術作為例子,半導體技術是一種有關化學製程的技術,我國所有的半導體工廠,都無法全盤掌控這種製程,也無法自行開發這種製程。半導體的製造,又牽涉到極為精密的儀器設備。我們到現在為止,也只能買這些儀器。每一次我們要建立一個晶圓代工的工廠,必須花下大筆經費投資在製程和設備上,在我們工廠還沒有開工以前,這些先進國家已經賺了很多錢了。
另外一個例子,是生物技術,很少生物技術與化學無關的,無論一位科學家對於DNA和蛋白質有多深刻的了解,如果他不精於化學製程的設計,他是無法將他的技術商品化的。生物技術並非一種最新的技術,製藥技術就是生物技術,為什麼我們國家沒有大型的製藥工廠,還不是因為我們無法掌控製藥的化學製程。
我們政府每天談奈米科技和生物科技,好像治國平天下就是要靠這兩種技術,我要在此提出警告,這兩種技術都建築在機械和化工的技術之上,如果我們不重視機械和化工,我們休想有什麼可以賺錢的奈米和生物科技。
我們應該注意的是機械和化工其實是可以替我們製造巨大財富的,當美國高科技工業(電子工業)泡沫化的時候,撐住美國經濟的仍是機械和化工產業,他們的汽車製造業、重機械製造業和特用化學品製造業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我們和韓國同時開始有汽車工業,韓國的汽車已經銷到了美國,他們的車子裡也有自製的引擎,韓國汽車有他們自己的品牌,不僅創造了財富,也提高了國家的聲望。
我們國家的大型工廠裡,已經有國人自製的工作母機或產業機器,但是昂貴的機器,絕大多數來自歐美和日本,如果我們也能製造這些機器,對於國家,將是多好的事。
我們大學化學系的實驗室中,進口多少特用化學品,我們電腦實驗室裡絕大多數印表機來自美國和日本,噴墨印表機的墨水當然更是來自國外,至於印刷書籍的印刷機器,更加全都是我們要花大筆鈔票才能擁有的,這些印表機中的技術主要的只有兩種:機械和化工。
每一個工業發達的國家都有好的機械和化工產業的,希望政府官員多注意這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