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看完整個討論串, 覺得樓主口氣雖然衝, 立論還算公正, 這就是大環境, 其實是有點無奈的.
小弟去年以前也是在電子業, 也是一個小小的RD人員, 做的東西雖然沒有主機板這麼複雜, 對業界生態倒略知一二, 以台灣老闆和大多數消費者的的心態, 產品要有符合DIYER要求的品質是挺困難的.
這樣說廠商沒有責任? 其實廠商要付絕大部分的責任! 只是, 這樣的廠商是消費者養出來的.
日本和德國的產品品質, 是他們挑剔的消費者培養出來的, 讀工程學系的人都知道, 產品的規格和實際最高值都有段差距, 這個安全的GAP日本廠商基本上都遵守而台灣廠商卻通常把它壓縮到極限, 這是零件廠商的問題, 但是也是被不正常的大環境所扭曲的, 但是MB廠又不是剛進入這個市場, 又怎麼會不曉得台灣零件廠商的問題 (相反的, 它通常是扭曲零件廠商的推手).
我的想法是, 零件廠商要負一小部份責任, 因為他們沒有在專業上做堅持(對我而言'符合規格'並不算是及格), 但是MB廠要負絕大部分的責任, 明知道用了會有什麼後果還是為了省那幾塊錢而做了.
上面說的這麼義正詞嚴的, 其實我也曾在老闆的關切下變更過零件.
在台灣, 沒有人會跟錢過不去, 品質, 那是什麼東西? 能吃嗎?
PS, 我也是暴漿主機板的受害者, 真是現世報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