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fipper
*停權中*
 
fippe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地球;台灣;台北;北投
文章: 287
引用:
作者LucasY
這種終端爬升後俯衝攻擊的優點應該是即便沒造成太大損傷,也可以讓任何甲板上作業設施失去功能吧?

應該是跟坦克一樣的。

船艦為了提高自身對反艦飛彈的防禦力,故對於側面的裝甲厚度都加強許多。

而反艦飛彈為了提高其打擊能力,所以後來演進出可以攻擊艦艇的平面部分。

更後來為了提升反艦飛彈反攔截性,故又有了可程式化的機動動作。

而光六部分,個人覺得是台灣的一個遺憾...

不過我也能想的到為什麼最後會變成這樣的形狀...

光六在初期的模型中,其外觀真的很符合匿蹤外型。

但是只要當過兵的都可以連想到豬頭長官又是有哪些豬頭的想法...

而設計者往往因為長官的想法而變動自己原本設計的初衷...(也許是台灣不尊重設計師的想法吧,小弟有去接觸過商業設計一陣子...)

如原本的欄杆把他想成軍方長官怕所謂的危安事件...

加裝機砲有一說法是為了增加任務彈性,也就是說平時能負擔一些尋防的工作。

小弟也可以接受這個說法,畢竟台灣的國防經費...

但是為什麼不加裝一個減少RCA的呢?

加上種種的....我覺得光六被我們自己搞砸的。

不過還是很支持國防自主!!



ps. 拿美國LCS、威士比來比較光六很不客觀。

噸位不一樣、需求不一樣、預算不一樣....

應該是不能比較的。
舊 2005-05-12, 06:28 PM #3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ipper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