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至凡
主機板(4000元)
1. 支援雙通道是必要嗎?效能優很多?
2. PCI-E與AGP目前看不出PCI-E的優勢,需要買PCI-E的嗎?
3. RAID是?
4. 有PCI-E 16X的主機板也可以使用AGP 8X嗎?
5. SLI是建立在PCI-E顯示卡的前提下嗎?
|
1.雙通道記憶體效能是目前電腦主流趨勢。記憶體效能的確比單通道優秀很多。
但是使用上的感覺,除非是與記憶體頻寬有關的應用程式,才會有明顯的效能增進感..
2.AGP 8X 目前能提供的傳輸頻寬2.1GB/s 在6600GT以上等級產品已漸漸達到傳輸頻頸
而PCIe16X能提供更寬的傳輸頻寬,自然也是未來的趨勢。
另外PCIe標準的供電也較AGP 3.0來的多。
往後的VGA發展,因為須要應付強大的3D繪圖運算與多媒體效能表現,
AGP 3.0的供電與傳輸頻寬也將被淘汰..
3.RAID 陣列
RAID是-獨立磁碟容錯陣列-之縮寫。RAID 的基本概念為"跨多重硬碟機分散/分割資料"。
提供相較於大型單一硬碟所沒有的三種優點:
(1).冗餘(phase encoding-利用一些不同寬度的脈波來表示「0」和「1」的一種編碼系統。每一個脈波可以使用一次或重複的使用一定的次數)。
(2).更高的效能
(3).更大的延展性
以上優點在伺服器環境中特別具吸引力,因為它的停機時間非常昂貴、磁碟機子系統效能對良好的伺服器效能來說非常關鍵。且擴充硬碟容量亦較容易。
這些跨越分割資料的磁碟組就稱為陣列。RAID控制器會對系統的其他部份,隱藏個別的磁碟機。它「欺騙」了系統和 OS,讓它們看起來就像是單一大型磁碟,但事實上是由許多實體硬碟機所組成的。RAID 控制器可以支援多重合成磁碟機的建立。
RAID 層級
RAID O - 也稱為磁碟分割。在 RAID 0,資料是以跨多台 (超過兩台) 磁碟機,依照磁區順序寫入 (分割) 的。RAID 0 基本上只對資料提供非常少的保護,因為並沒有資料冗餘,但是可以大幅增加效能,因為可以同時在數台磁碟機寫入或讀取資訊,將大型檔案的整體搜尋時間降到最少。
因此很多End User 所謂的買二顆同型號同容量硬碟架Raid 即是指RAID O。
RAID 1 - 也稱為磁碟鏡射。使用 RAID 1,相同的磁碟機會互相「照鏡」,因此當資料寫入某一磁碟機時,控制器會將相同的資料複製到第二台磁碟機上。鏡射可達成絕佳的資料保護,但是得付出高昂的代價。
RAID 4 - 資料是跨越數個磁碟以區塊層級分割的,將同位元儲存在一台磁碟機上。同位元資訊可以在單一磁碟錯誤時進行還原。RAID 4 在讀取的效能是非常良好的。但在寫入方面,則必須每次升級同位元資料。這會特別是會將隨機寫入速度變慢,不過大型寫入或依序寫入則相當快速。
RAID 5 - 運用資料分割以及寫入同位元資訊,但是不像 RAID 4 使用單一磁碟來保存所有同位元資訊,RAID 5 會散佈同位元資訊。除了資料會跨所有磁碟機分割外,也會將同位元加以分割。因為同位元會加以散佈而不是保存在單一磁碟中,因此效能可以提升。
RAID 10 - RAID 0 和 RAID 1 的組合,資料會跨多台磁碟機而無同位元加以散佈,然後會將整個陣列鏡射。雖然這樣可以達成良好的效能,但因為鏡射資料,磁碟儲存經常支出為 50%。
4.通常主機板甚少同時支援PCIe與AGP8X(北橋晶片組設計成本考量)
5.SLi之前題為PCIe架構。
引用:
作者至凡
CPU(5000元)
1. 754pin和939pin效能上,值得多花一倍買939pin嗎?
AMD 3.0G,盒裝,90奈米,64位元,939pin(三年保固) 5000
AMD Sempron-2.8G,盒裝,k8封裝,754pin(三年保固) 2600
AMD Sempron-2.168G,盒裝,k8封裝,754pin(三年保固) 2300
2. 754pin和939pin CPU價差約2500
主機板基本價差1000
等於主機板+CPU=價差3500
效能上值得多花這麼多嗎>...
3. 754pin和939pin除了速度上的差別,還有其他的嗎?
|
1.有此預算便值得
2.Socket 939 未來性較754為優,值得。
3.非速度上的差別,最主要的差別為記憶體單通道設計。(因為雙通道設計將主機板的製作成本大幅提高。因此使得兩者有了價位上的明顯差異。)
引用:
作者至凡
顯示卡(3000元)
1. 目前C/P值最高是否就是9550系列?
2. 沒超過頻,是否選用 陞技R9550-Guru 會比 微星9550SP絡克人版 合適?
3. 超頻是否對使用壽命有很大的影響?
|
1.以3000元、新卡作判斷,MSI 9550 洛克人C/P值相當不錯。
2.超頻能力通常關係 散熱、VPU體質、使用者系統配備。
以兩家不同顯示卡商做的Ati 9550 很難互相比較其超頻性..
3.超頻的風險請搜尋。通常超頻後散熱沒有做好,的確會影響壽命。
引用:
作者至凡
硬碟(2500元 80GB以上)
1. 哪種品牌較耐用?
2. SATA和SATA-2的差別?
3. SATA(SATA-2)比ATA-133優?
4. 萬轉和SATA哪個快? 萬轉是否壽命會較短?
|
1.沒有較耐用的硬碟,只有良好的使用習慣。SATA個人推薦品牌 1.WD 2.日立
2.請搜尋
3.基本上是,但是硬碟傳輸介面提升並無法真正提升硬碟效能。
硬碟最主要的效能頻頸還是在於硬盤轉速、磁頭搜尋資料時間 等等。
4.萬轉的硬碟效能提升最明顯。萬轉硬碟壽命應該不會短於保固期間...^^
引用:
作者至凡
記憶體(5000元 1G)
1. 是否 4條256MB 會比 2條512MB 效能好?跑雙通道也是如此嗎?
2. 推薦品牌?
3. 雙通道的主機板,一定要插2條1組的記憶體嗎?二條也要同一廠牌同一型號嗎?
|
1.不會。因為記憶體讀取方式關係。同樣容量下,較少的Bank數 讀取效能會較好。
2.DRAM 模組商 KingMax、創見、宇瞻。DRAM顆粒製造商:三星TCCD、Hynix D5、等
3.基本上啟動雙通道需要兩條記憶體參數特性一致的DRAM。如此方能確保系統穩定性。
因此最好配置兩條同廠牌且同顆粒同週期的DRAM。
引用:
作者至凡
機殼與POWER(1500)
1. 許多人採側開方式增加散熱,灰塵對內部是否有嚴重的傷害?
或是使用側邊有風扇的機殼會比較好?
2. 是否 機殼附的POWER 需要換掉?是單純瓦數問題,還是有其他考量?
|
1.開側板會有灰塵的負面影響。但是散熱較佳。側邊風扇的機殼通常對內部散熱有幫助。
但最好的方式是做好機殼內部冷熱空氣動線。
2.隨殼附贈的PSU通常嚴重不足瓦,且沒有相關的用電保護機制...用料極省...相對品質極差。另外不足瓦的PSU對整體系統的穩定性影響甚大。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