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J525
----------------------------------------
當然有關,看F1十幾年了,一年比一年難看,2005年我
幾乎場場睡,只有上一場稍微有點意思........但是跟以前比起來
真的是好笑,一場比賽有個1∼2個超車鏡頭,就會聽到主播大喊『好久
沒有看到這樣精彩的比賽了...』,我覺得他是昧著良心講,當然主持人不能帶頭講難看,我可以理解。(不可以隨便講引響收視率的話,不然就被炒魷魚了∼)
精彩嗎?FIA的奇怪規則並不是這一兩年才大幅修訂的,特別是從98年後為了各車隊
的差距、研發資金縮減、還有降低速度.....等等,規則一再地修訂就是為了比賽的可看性
,但是奇怪的是從以前規則修訂的方向看來,根本就是亂搞。(縮車身、胎紋、輪胎尺寸、前後翼的尺寸與位置...太多細節了)
|
我是從92年華視錄影轉播看起的

,那時F1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每次入彎前爆到二樓高的擦地火花了吧
我一直覺得,要縮短大小車隊的性能差距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輪胎的性能大增
畢竟F1十幾年下來,最多同時只出現兩家輪胎供應商,是不用太擔心小車隊用不到好胎的問題。
把車身放寬回到2000mm,然後前後翼限定1000mm寬,讓前後輪胎最大可到500mm,這樣的話,低速彎角的攻防戰會非常刺激。
現在由於過度依賴空氣下壓力之故,接近前車時都會損失過多下壓力導致不能超車。
事實上,我從98年窄車身+有紋胎出現後就覺得F1變得很難看,我想看的是超車鏡頭而不是PIT策略啊
如果,2008年真的有WGPC的話,我希望再看到93年F1規則下的賽車
(2000mm寬車身,光頭大胎,200L油箱(一缸油跑完,所以進PIT只要花4~5秒換胎很刺激),循跡控制系統,主動式懸吊,前翼與後導流板無離地高度限制(爆火花進彎吧),至於引擎就暫時先用3.0L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