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a609029
說真的...
如果有在外面工作過的應該就知道...
其實理論跟現實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很多唸夜間部的人...
其實就是要學歷升遷...
教授也知道...
所以大家都睜一隻眼避一隻眼...
且現在私立學校很多"講師"或是"副教授"專業知識比學生還不如...
這是個不可否認的事實...
所以摟...其實要探討應該連教師的水準都要談進去...
而不是單方面討論學生...
因為我遇到過專業知識非常不足的...
所以有很深的體認...
|
那時候學校擴充太快了,其實師資的補充出了大問題,我有大學同學唸了美國大學的博士以後現在在中部一間國立的技術大學裡當副教授(當年他進去時學校還叫做工專),雖然他自己是博士唸完回國就進學校教書的,但是他也覺得既然是技職學校,至少應該要有一定比例的師資是有工作經驗的人比較合適,可是校長都看學歷在挑人,其實也沒有怎麼注意是不是有真材實學。
我自己在德國唸書,雖然說我是正規大學體系的,可是在德國求學期間,我對他們教育印象最深刻的一環反而是他們的技職教育,因為德國大學規定學生畢業前要到外面工廠做實習(我是機械系,規定要做26週實習,什麼項目要做幾個星期都有規定,跟找工作一樣要自己找工廠申請,學校只負責審核不會幫你找),做實習的時候有機會和一些類似我們這裡高工層級學校的學生一起受訓,和他們聊天的感覺就覺得他們的技職教育辦得真是好,內容很紮實。
即使我是正規大學體系的,工學院的教授除了博士學歷是必備條件以外,還規定要有十年的工作經驗才能進學校當教授,我寫畢業論文的指導老師就是工作年資不足,一輩子沒有希望當教授的(但是他在研究所裡位階蠻高的,算是教授的左右手,教學工作很多其實是他主導的,例如考試的筆試題目其實是他出的;他個人個性興趣喜歡待在學校跟學生在一起,而且待遇也很好,所以他也沒什麼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