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
弟對注音文的看法 Part II
弟想強調的是,無論是注音文的編寫與閱讀,都需要以語感為基礎,而這個基礎來自於國文程度,今天會遇到難以解讀的注音文,就是普遍國文程度不佳所致。(讀也出問題、寫也出問題,別說注音文了,有能力以非注音文寫出表達架構有問題的文章的人,自不在話下。)
注音文是網路文化簡便、快速、自由風氣之下的產物,基於自由,所以難去規範,也因為如此,注音文就變得四不像,但這不代表注音文不具有正確傳達訊息的能力,更不代表所有注音文的使用者(和閱讀)都有使用上的問題。
尊重,就別去限制別人使用注音文的自由,你可以表示你對注音文感冒(接下來就要看對方願意給你幾分尊重),卻沒有權力因為不喜歡注音文而去反對別人使用注音文,甚至為了反對而反對,繞出扯出一堆理由,說穿了不外乎自己看不慣、看不順眼罷了!
在一個沒有限制不得使用注音文(法源)的網站,去反對別人使用注音文,是不尊重別人的自由,也違反網路自由精神的!
即便是 IM,弟也決不計較別人注音文的使用與否,聊天聊得開心就好,不用正經八百的!
自己鮮少對陌生人使用注音文,而對較熟識朋友的使用上也有些原則,茲列出個人使用的注音文與時機:
ㄅ = 語末助詞的『吧』、搭配ㄨ表車子如ㄅㄨㄅㄨ
ㄆ = 形聲詞『噗』
ㄇ = 語末助詞『嗎』、『嘛』、搭配ㄟ產生ㄇㄟ
ㄉ = 連結詞『的』
ㄊ = 第三人稱『他』
ㄋ = 第二人稱『你』、語末助詞『呢』、搭配ㄟ產生ㄋㄟ可當語末助詞(外來語?),或者名詞『ㄋㄟㄋㄟ』
ㄌ = 語末助詞『了』
ㄍ = 名詞『哥』、『歌』
ㄎ = 笑的狀聲效果、可否的『可』
ㄏ = 形聲詞『哈』及『呵』、動詞『喝』
ㄐ = 名詞『雞』、名詞『機車』的『ㄐ』
ㄑ = 去(ㄑㄑㄑ、閉嘴)
ㄒ = 笑的形聲詞『嘻』、動詞『吸』
ㄓ = 知(弟ㄓ),量詞『枝』、『隻』
ㄔ = 動詞『吃』、形容詞『痴』
ㄕ = 形容詞『濕』、屍體的『屍』(網路遊戲較常見)
ㄖ = 表情符號ㄖㄖ(斜眼向下,表無辜或流淚)
ㄗ = 形聲詞『吱』
ㄙ = 私
一 = 表情符號一一(斜眼向側,表不屑或不懷好意)
ㄨ = 形聲詞『嗚』
ㄛ = 形聲詞『喔』、『哦』
ㄜ = 發語詞無義、錯愕時的狀聲詞
ㄝ = 發語詞無義、語末助詞
ㄞ = 形聲詞『唉』、『哎』
ㄟ = 發語詞無義、語末助詞、強烈語氣的第二人稱(ㄟ站住、ㄟ說話啊)
ㄠ = 動詞『坳』
ㄢ = 招呼語『安』
ㄣ = 語氣詞『嗯』表確定、認同
ㄤ = ㄢ的變化型,用以求新鮮或裝可愛;另有名詞『丈夫』的意思
總結以上,大多是聲符、語氣詞、和重複率極高的字,而且同一個注音幾乎沒有用在不同字音,是以不會有難以辨識的情形!
再者,注音文可以表達一些日常生活的口語、狀聲詞,其中也有非注音文難以表達的,注音文還給予人輕鬆活潑的氣氛、可愛的感覺,這些都是注音文不可否認的優點!
結論是,注音文在一定的原則下,非常適合用於交談式的對話,尤其是IM(網路遊戲也算IM),討論版的話,就得視性質而定,有研究性質的,最好避免使用,純屬哈拉聊天的就無所謂。
__________________
The only thing necessary for the triumph of evil is for good men to do nothing. - Edmund Burke
好人的袖手旁觀,是邪惡致勝之道。
【禮】規規矩矩的態度【義】正正當當的行為【廉】清清白白的辨別【恥】切切實實的覺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