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pk
以上僅供參考
最重要的是...."身體力行"
感覺煞車與車體的變化
|
PK兄轉貼的與說的沒錯!
這裡小弟補充幾點~首先~會把前煞城為煞車的首要~也牽扯到力距的關係!
包函四輪車種來說~也都以前煞車為重~如F1的大腳煞車鎖死的大多是前輪(加里有自用車的也可以拿來試驗前後煞車分磅設定)!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大多的老四輪自用車(或比較新的陽春車種也都為前碟後鼓)
加上近年來~車廠對於車身剛性設計與前插設計的提升~加上前傾角的設定與轉向環設定的問題~大大增加了前煞的穩定度!
如前兩天期一台車友的黑牌CBR400RR~那種科技進步的感覺真的很明顯!
另~速克達因傳動問題與排氣管位置問題~已經明顯的會使後輪輪框溫度較前框高~而煞車最怕的就是高溫!
加上若想平衡輪胎磨耗~因後輪負責了帶動與引擎煞車~即使在你只使用前煞的情況下~前後胎的磨耗程度也是不成正比!
如以下貼圖~小弟的小R1....在行駛了5420公里後除了換了前碟來令~前後的輪胎磨耗如下:
前胎溝紋仍舊有超過2MM
而後胎中央1/3的部份已剩無0.5MM
而且後鼓煞車來令還都沒換過
相對於檔車也是相同!!!改天拍我的6N輪胎磨耗給各位看!
當然也如同樓上的網兄所言~最短的煞車距離~就是在前後輪都使用的情況下達成~只是施力分配的問題(這就是各人因素)!
想到再補充~以上有錯或無說清楚也請有對機車研究的網兄發表與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