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Blues,Ken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3
文章: 5
Smile (二)AMD篇

二、AMD平台

  在處理器方面,AMD的技術實力一直並不遜色於Intel,但是由於品牌價值以及經營策略的關系,AMD的營銷策略一直遜色於Intel。不過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正是憑借優異的K8架構,AMD近一年來在處理器市場可謂是春風得意,而這在未來一段時間仍將繼續下去……

  1、高端:Athlon64昂首挺胸,Socket939將成新寵

  在近期的高端處理器市場,AMD仍將以高頻Athlon64為主、Athlon64 FX處理器為輔,雙管齊下。近期,規格更高的Athlon 64 3800+、3700+、3500+將陸續進入國內市場。這幾款處理器仍是採用Socket754封裝,與Athlon 64 FX處理器最大不同之處是內存控制器之上—Athlon 64隻擁有一個單通道內存控制器,並可以與普通DDR內存模塊搭配使用,這無疑大大降低了Athlon 64系統的成本。

  

  此外,AMD還為Athlon 64配備了一個稱為“Cool'n'Quiet”的功能,來讓系統根據負荷量來調整CPU的電壓與速度。不過近期,Athlon64系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採用最新的Socket 939封裝的Athlon 64 3800+和3500+處理器也將現身。採用Socket 939封裝的Athlon64處理器仍象此前的Athlon 64一樣採用了NewCastle核心、擁有512KB L2緩存,最大改進之處就是內置雙通道內存控制器,性能上有所提升。

  值得留意的是,近期AMD正式發布了Athlon 64 4000+。此款產品同樣採用Socket 939封裝,不過由於受0.13微米SOI生產技術的限制,Athlon 64 4000+的實際頻率象Athlon 64 3800 +處理器一樣仍停留在2.4GHz上。為了與之Athlon 64 3800 +的性能拉開距離,Athlon 64 4000+並沒有採用NewCastle核心,而是象Athlon 64 FX-53一樣採用ClawHammer核心,擁有1MB L2緩存。

  其實Athlon 64 4000 +採用ClawHammer核心隻是AMD的一種應急措施:因為無論是使用更舊的0.13微米或最新的0.09微米生產技術,AMD都無法確保其芯片穩定運行在2.6GHz的頻率下,故AMD才通過增加L2緩存容量來提升Athlon 64 4000+的性能。這主要暫時頂替另一款Athlon 64 4000+,採用90nm制程的Winchester核心, L2緩存更小但是時鐘頻率更高。因此,AMD目前面臨的問題是如何盡快完善、掌握最新的0.09微米生產技術。

  同時針對頂級處理器市場,AMD仍將以Athlon64 FX處理器來對抗Intel的P4 XE至尊版處理器。此前AMD發布的Athlon64 FX-53處理器近來已經進入國內市場。Athlon 64 FX-53仍採用ClawHammer核心,配備IMB L2緩存, 它整合支持雙通道DDR SDRAM內存控制器、支持registered ECC DDR SDRAM內存,是AMD為游戲玩家及發燒友們所定制的產品。

  不過,使用Athlon 64 FX的系統並不便宜。除了處理器的價格外,內存也是一項負擔。因為Athlon 64 FX所搭配的Registered DDR DRAM內存要比傳統unbuffered內存模塊略貴,而且目前內存市場之上此類內存品種是屈指可數。不過這個缺點將在最新的Socket 939版本的Athlon 64 FX處理器中得到改進,目前AMD已經發布了採用Socket 939封裝的Athlon 64 FX-55。

  Athlon 64 FX-55整合了支持雙通道DDR400內存控制器,實際頻率為2.6GHz,集成1MB二級緩存。未來Athlon64 FX也將改用更先進的90nm制程,但新制程對處理器的並沒有多大影響。因此除非你喜歡超頻,否則不要過分在意是否採用新舊制程。不過,大家選擇Athlon64 FX-55處理器時同樣也需要留意電源功率、主板供電系統方面的問題。

  因此AMD為Athlon64 FX-55重新制定了新的電源規范(提示:Athlon 64 4000+仍遵從舊版的電源消費量和散熱器規范。),比如主板的處理器供電電路能輸出必須的80amp電源等等。幸好,這些規格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公布了,並且所有的硬件制造商應該對此有所准備。

  2、中端:Athlon64、Sempron並肩作戰

  針對具有高不成、低不就特點的中端處理器市場相,AMD未來也沒有結我們帶來多大新意,Athlon64 2800+、Sempron3100+仍將是目前AMD在千元級中端市場的主力。

  Athlon64 2800+的核心架構、緩存與高端的Athlon64 3800+、3500+一樣,區別之處是工作頻率之上,其實際頻率為1.8GHz。目前此款產品的價格已經降到1100元上下,憑借優異的性能,它幾乎可以獨戰Intel在這個檔次的所有產品。不過AMD計劃發布主頻的1.6GHz的Athlon 64 2600+,價格預計在1000元以下,這也將是一款極具殺傷力和產品。

  

  至於Sempron3100+則屬於Sempron系列的高頻版本,其實頻率為1.8GHz。其同樣採用Socket 754封裝、Athlon64內核,不過被屏蔽了64位運算功能及Cool‘n’Quiet功能、集成256KB L2緩存,性能上要遜色與Athlon64處理器。Sempron3100+的售價在1080元左右,價格相對Athlon64 2800+來說並不具優勢並不是很大,因此Sempron的前景並不很令人樂觀。鑒於此種情況,如果你近期選擇Socket 754平台的話,我們仍建議你考慮低頻的Socket 754 Athlon64處理器。

  3、低端:速龍走也,閃龍來了

  第四季度將可能是眾多AMD FANS傷感的季度—因為在此季度一直為眾多玩家全民追捧的AthlonXP系列處理器將會與我們惜別,而未來將由Sempron處理器來全面頂替AthlonXP的位置來攻打中低端處理器市場。

  

  Sempron處理器是AMD在不久前針對低端處理器市場推出的產品.此前採用Socket A封裝的Sempron處理器隻是在Barton核芯基礎上削減256KB緩存的產品,其雖擁有良好的超頻能力,但隻有256KB緩存與Barton產品相比起來,其性能表現實在是略低一籌。而比起競爭對手Intel的Celeron D處理器,這被稱為“閃龍”的新品也得不到任何便宜。

  但與CeleronD“穩守價格,提高性能”的策略不同,閃龍系列處理器將低價格作為了產品的制勝之道。最初上市的幾款閃龍處理器雖說性能略低一籌同時閃龍處理器也以極低的價格面向消費者,就以Sempron 2200+為例,它在性能上與Athlon XP 1800+相仿,但售價僅需380元左右,這顯然對同價位的Celeron4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可惜的是,性能更好的Sempron 2400+、2500+、2600+三款處理器由於是新品上市,目前的性價比還不是很突出。

  同時隨著AMD生產工藝成熟,採用90nm制程、Socket 754封裝的Sempron也將是近期值得我們大家關注的東西。Socket 754版本的Sempron最大的進步是改用了Athlon64內核,不過被屏蔽了64位運算功能及Cool‘n’Quiet功能。

  雖然不具有64bit運算功能,但由於採用Athlon64內核,意味著Sempron也整合了內存控制器及Athlon64的大多數特性,如支持SSE2技術、更先進分支預測機制。由於內存控制器在CPU內部,內存控制器將與CPU速度相同,Sempron平台的延遲大大減小、內存帶寬效率要遠優於目前的Athlon XP平台,同時由於採用了更先進的90nm制程,相信也將有不錯的超頻潛力。結語:

  以上基本把CPU處理器格局作了介紹,希望大家看完這篇文章后能有所獲益。在選擇CPU的時候,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根據用途以及資金預算來選擇最合適自己的CPU。

來源:天極網Yesky (責任編輯:陳健)
舊 2005-04-11, 08:59 PM #40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lues,Ke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