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Member
|
說實在的,DVD的普及在小部份市場上有兩大功臣,一者是頻果電腦在很早的時間即將全系列電腦導入DVD-ROM(包含當年推了老半天沒成功的USB,有部分原因也是因為頻果將低速裝置全面使用USB後,USB才漸漸的普及應用 [註]),一者則是低價的PS2提供了DVD播放能力,哞還記得在那個時代,即使是便宜的國產DVD播放機一台要價都還要七八千元,進口產品平均也還在萬元的關卡上,當時以哞周遭的朋友來說,的確有部份朋友家中是由於小朋友購買了PS2後,才擁有播放DVD的設備,但以整體消費群來計算,遊樂器的消費族群畢竟還算是少數,PS2的確讓DVD播放系統的市佔率有所提升,但並非主要功臣,當然!頻果電腦使用族群比起整體消費經濟群來說就更少了。
但若以日本來說,PS2影響整體消費族群使其擁有DVD播放設備的比重比起其他國家來說的確是較高的(日本電玩年齡從很久以前就較長,青少年甚至中年以上玩電玩的比例比其他國家要來的多,以台灣來說,早年電視遊樂器往往都是被大眾定位成兒童玩具,故其接受度比起日本來說是較低的。),還記得當年在財經雜誌中看過篇報導,從擁有DVD播放能力之PS2的上市後的一年間,日本DVD播放器的市佔率提升了十幾個百分點,且大多數的市調名單中的播放設備,的確是以PS2為最大宗使用族群,但此僅止於日本的市場結果,故不可直接套用在國際市場上。
註一:USB推出的當年,並沒有其它主要硬體的改革,也因此使得沒有足夠的誘因導使消費者花錢購買搭配USB接面但相同規格的PC,也因為市場需求過小,使得各廠開發USB相關裝置、設備的意願缺缺,即使是已開發出USB裝置的廠商也僅以小量生產即飽和了市場的需求,也因小量生產使得當年的USB裝置價格高昂,並不實惠!直到頻果電腦全面導入USB快衝槽,並將慢速外接輸入裝置(鍵盤/滑鼠)全面改用USB來減少外接裝置的配線數量,以達到便利與美觀的功能(電腦上只有一條電源線與一條USB連接線接到鍵盤上,在由鍵盤上的USB插槽連接滑鼠。),進而打出名聲後,各周邊裝置廠才漸漸開始大量研發/生產USB介面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