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kyo4890x115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台南
文章: 1,390
(轉貼)期待「無米樂」還給台灣老農,應有的尊嚴與驕傲……



一部紀錄片的…未完成





希望所有支持「無米樂」的朋友

能夠無所不用其極地幫我們用力宣傳—「無米樂」放映訊息

同時,想盡各種方法(偷、拐、誘、騙)

拉你們的親朋好友進戲院看「無米樂」

還有,喜歡崑濱伯、崑濱母、煌明伯、及文林柏的超級粉絲們

不管已經看過幾遍「無米樂」

懇求你們不吝嗇再花200元、2個小時,再進戲院支持「無米樂」。



讓我們共同完成—「無米樂」這部紀錄片



很多朋友問我們說,紀錄片為什麼要上院線?很多朋友告訴我們,「無米樂」已經拿到台灣紀錄片雙年展—首獎,應該可以劃下完美的句點,為什麼我們不趕快去拍下一部紀錄片?我們問我們自己,拍紀錄片所為何來?



當「無米樂」在影展放映時、當「我們」站在舞台領取獎座時,所有聚光焦點、所有熱烈的掌聲,都是為導演響起,而我們的拍攝對象在哪裡呢?台灣的老稻農,在哪裡呢?



為什麼紀錄片的壽命那樣的短?為什麼紀錄片是屬於少眾的?明明紀錄片的取材是來自於社會大眾、是來自於台灣的生活文化,完成後卻只能吸引影展觀眾的目光。我們不能瞭解,我們拒絕妥協。一部紀錄片的完成,並不是導演將拍攝毛帶剪輯成一部可觀看的影片;一部紀錄片的完成,必須跟觀眾一起完成,所以,我們必須將「無米樂」推廣出去。



為使「無米樂」順利推展,我們需要一筆最基本的經費,雖然這筆經費並不是非常龐大,但這對一個把他所有的時間、精力投入拍攝影像的窮困的紀錄片工作者來說,確實心有餘而力不足。雪上加霜的是,台灣贊助國片映演最大的政府單位—新聞局,突然不依循慣例補助本片上映時的戲院場租費用。(理由是,「無米樂)已經在電視播放過了。) 縱然如此,我們決不氣餒,因為我們在製作經費不足的情況下,努力用生命30個月的時間,完成「無米樂」,我們願意再接再厲,再用半年的時間做義工,將農民的聲音與容顏推廣出去、將老農用半世紀的時間,去耕耘、去愛台灣這塊土地的精采內容,傳播出去。所以,我們嘗試暫時脫掉紀錄片導演的外衣,去扮演一個不像推銷員的「推銷員」,去跟很多人很多人說話、去跟很多人很多人拜託,去跟很多很多單位尋求贊助,要求他們協助「無米樂」這樣好看、又有意義的影片上戲院,讓更多的台灣人看到,發揮「無米樂」的影響力—關懷土地、疼惜農民、台灣人吃台灣米。(請容許我們這樣厚顏自誇,「無米樂)之所以好看,並不是因為兩位導演有過人的才情,而是因為,這群台灣老農太美、太可愛了。)



洋洋灑灑寫了這麼多冠冕堂皇的「文字」,坦白說,我們並沒有足夠的自信與勇氣。每當夜深夢迴時、每當情緒低落時,就像現在,這麼冷、這麼深的夜,當我的肺部鼓足鼻孔送來的寒氣,我就必須用力告訴自己,一部紀錄片的推廣、一段精采生命的流傳,並不是導演個人的事,而是社會大眾的事。這樣,我才能夠,當明日的朝陽甦醒時,偷藏起自己害羞的心,指揮身體的腳步追隨腦袋的意志,再向目標跨出一步、再向經費來源靠近一步。



希望,這篇「文章」有機會公諸於世,那就代表說「無米樂」已經對外公開放映日期;如此,我的「希望」才能夠再長大一點點:希望所有支持「無米樂」的朋友,能夠無所不用其極地幫我們用力宣傳—「無米樂」放映訊息;同時,想盡各種方法(偷、拐、誘、騙)拉你們的親朋好友進戲院看「無米樂」;還有,喜歡崑濱伯、崑濱母、煌明伯、及文林柏的超級粉絲們,不管已經看過幾遍「無米樂」,懇求你們不吝嗇再花200元、2個小時,再進戲院支持「無米樂」。很抱歉,我們知道這樣的要求很過分,由於我們沒有什麼宣傳的經費,唯有靠大家實際支持的行動、口碑相傳的力量,才能夠將「無米樂」推廣出去,才能夠為下一個紀錄片導演,建立下一部紀錄片上院線的信心。讓「無米樂」所展現出的農村文化、老稻農樂天知命的農業精神,深入台灣人民的生活、每一顆愛台灣的心,讓「無米樂」喚醒台灣人對這塊土地共同的記憶與關懷,讓每一雙台灣的腳—都能親近台灣的泥土味,讓每一個台灣的唇—永遠留著台灣稻米的香,讓我們一起共同面對WTO對台灣農業的衝擊,讓我們跟著「無米樂」大聲呼籲—台灣人吃台灣米,讓我們共同完成—「無米樂」這部紀錄片。



最後,我再問自己一次,為什麼「無米樂」需要仿照一般商業片模式—上院線?我很努力、很努力用心的想,並且回答自己:為了讓這群阿伯阿姆的聲音不會立即消失、為了不讓「無米樂」這麼快成為庫片封藏的影片;因為透過院線的播放、媒體的宣傳,就能讓「無米樂」保有一定的能見度;相信只要能持續佔有媒體報導的篇幅,就會有更多的觀眾知道影片的訊息,進而觸發觀賞「無米樂」的念頭,而我們希望藉由這部影片喚醒國人重新關注、及討論農業問題的初衷將可望實現。所以,對我們而言,「無米樂」上戲院公開映演,並不是推廣這部影片的終點,反而是,傳播這部影片的起點,它不僅是一種目的,同時也是一種手段。因為在台灣,我們何時能夠有一個很好的時機,用一段時間努力地介紹一部紀錄片呢?也許你會問說,集結小眾傳播的方法,也能匯集出大眾的力量。可惜,我跟莊子無法用3年的時間,到台灣各個鄉鎮做300場的放映與座談。但是,只要「無米樂」的訊息傳播出去,台灣就會有很多很多的莊子跟蘭權,在各個領域介紹「無米樂」、在各個角落播放阿伯阿姆的聲音;如此,這群老農精采的生命、動人的容顏,才能夠撼動更多更多人的心、才能夠匯集更多更多的關注與力量,來關懷台灣這塊土地、來疼惜為台灣付出一輩子的老農民。紀錄片的完成不在得獎的喜悅與安慰,而是在創造討論的空間與迴響,我們相信,只要有更多從戲院走出來的台灣人,重新體會到台灣稻米的甜美,解決台灣長期以來的農業問題—便不遠矣。這才是我們拍攝製作「無米樂」的目的。



夠了,我們的聲音跟影片一樣,又臭又長,我們實在是不稱職的推銷員。有一度,我們很想告訴崑濱伯「無米樂」現在的困境,可是,我們非常擔心,崑濱伯每天早晚都會向老天爺祈福……風調雨順、五榖豐收、國泰民安……「無米樂」上戲院順利……。我跟莊子是兩個大傻B、生命厚度太薄,天公伯是看不到我們的,可是,崑濱伯這群老農用一輩子的生命耕耘出的福澤,相信,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我佛慈悲,會給台灣人一個機會,還給這群老農應有的尊嚴與驕傲。



夜將盡、筆將停,抬頭望著佈滿濃霧的蒼穹,突然想起在天上的老爸,看著他的小女兒,這麼努力地做一些小白癡的行為,不知道會不會心疼、會不會露出他半帶嚴肅的笑容,鼓勵我……繼續努力下去。





讓每一雙台灣的腳 都能親近台灣的泥土味

讓每一個台灣的唇 永遠留著台灣稻米的香

讓我們一起共同面對WTO對台灣農業的衝擊

讓我們跟著「無米樂」大聲呼籲—台灣人吃台灣米





蘭權 莊子

2005年2月24日
 
舊 2005-03-29, 04:36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yo4890x115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