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提供一點在美東的觀察
我想iPod這產品是先在美國成功之後紅到台灣去的吧(?)
個人是覺得台灣的市場的確是有純粹追隨潮流的意味
但是iPod在美國成功的要素,在台灣市場並不明顯,
大家看到的反而只是名氣大。
怎麼說呢?
兩地生活習慣跟價值觀普遍上是有點不一樣的
在美國我相信絕大部分的大學生都有外出聽音樂的習慣
地鐵上帶著耳機的人比例很高,10個人裡有一個人掛耳機在聽音樂
而他們使用機器的態度也跟東方人不太一樣
對於機器的體積他們並沒有像東方人那麼在乎
(人家沒有那麼大的空間壓力)
真得太小,反而會覺得不好拿,按鍵不好按,
功能太多,會覺得無所適從,越按越混亂
有好一群消費者要的是,
按下去會播放,最好不要需要盯著螢幕看訊息,
更懶得去「管理」音樂
一點小觀察做參考,我們對於耳機線纏在一起通常都會覺得要把它解開
但是我看到不少這裡的當地人,耳機線都打死結了,照聽不誤,而且看得出來那個結打很久了...線已經快斷了,不過顯然是不在乎的
路上爾而會看到人帶頭戴式耳機,而且看得出來重度使用,舊舊的,非常老舊的SONY型號
我會在想在台灣大概一年會遇到幾個人在電車上帶頭戴式耳機?
我想說的是,他們真得不在乎那些小節啦
我們亞洲人在斤斤計較的多一點功能,少一點功能,這裡很多人是覺得沒差的
與其要他們去買一個功能超多的亞洲品牌MP3 players,
他們反而會去學校的 computer store買有品牌,且有售後服務可購買(額外付費獲得額外保障,如Apple Care這種東西)的如 Dell或Apple
而且這些品牌對於在校生固定有特價活動與促銷
怕壞,怕麻煩,他們會買額外保固,出問題拿回學校的store換或維修
此外,平均薪資比較高,所以消費價值觀實在不太一樣
對他們而言,只是拿小錢去換方便(我指購買跟維修)
都會地區的工作薪資應有台灣的差不多三倍吧
但是iPod在美國的訂價並沒有比台灣貴,大家可以換算一下吧
麥當勞超值餐約是6~7塊美金(當然有更便宜或更貴的,一般來說)
一個 Shuffle未稅99塊美金,想像一下在台灣若是這樣的話
加上可以說每間大學都有一家付屬電腦店,是Apple的授權店,有多少人會去買?順便一起買台Apple電腦(兩個一起買會再折價)
此外,直接付費下載MP3也是iPod推出後先開始的
一首歌 0.99美金,下載前可試聽一段
買PEPSI瓶蓋有時會有免費送一首(當初剛推出時)
諸多因素配合下,才是他大賣的原因
並不是單一因素
剛說的許多因素,在台灣的Apple並不具備,
這或許是為什麼在台灣的許多人對於這種東西會熱賣感到不解的原因吧?
但是它真得在美國賣得非常好,普及度非常高,帶iPod根本沒有炫耀的作用,因為幾乎要變成人手一機了
對美國人來說,也不是什麼貴的東西,shuffle的價位那就更是不用說了
或許這樣部分對於shuffle嗤之以鼻的人或許可以釋懷了吧
這中間是有些文化差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