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nagual
請問一下, 我一直搞不清楚NTSC和PAL的規格, 以NTSC來說, 為什麼一些ADC
(Analog Digital Converter), 在標綁NTSC Square Pixel解析度時,
總解析度是780x525(包含sync和blanking interval) , 而可見解析度
(Active Pixels)是640x480?? 這種東東跟NTSC規格有啥關係?(難道垂直
總解析度一樣是525就叫NTSC規格, 其它的東東是附加上去的)
另外你所說的0.75是只有DV才是這樣? 是什麼時候用到? 
|
NTSC 是美國在推展彩色電視時制定的系統,由於美國的市電周波是59.97Hz(即一般所稱的60Hz),所以依此制定每秒59.94場(掃瞄周期),而以每兩場合成一個Frame(畫格),因此才有NTSC系統每秒29.97格的格式出來,.....整個技術規格之產生與電力供給系統的狀況有關,而其525條的掃瞄線,也是當時依技術限制而制定的....NTSC算是全世界最早期發展成功的彩視系統,所以要考慮當年的時空背景....
PAL 及 SECAM 系統是屬於較晚些的系統(與NTSC比),基本的PAL 及 SECAM 都是 50Hz 625條掃瞄線,每秒25格....相信您可以從歐洲電力系統大多是220V 50Hz 的規格來看出,為什麼 每秒25格.....而625條解析也是當年依技術制定的,您也可發現,PAL及SECAM系統的畫質是比較好....因為他們比較晚發展.....另外,PAL/SECAM 也有更高規格的如PAL-H,這些甚至有825的高解析(請以當年背景因素來看),不過,較少地區使用,不普遍....
而在NTSC中雖有525條,但其中有些"線"是拿來放同步訊號等等"技術訊號"用的...老電視會有一個垂直同步鈕,轉動它時會看到畫面上下跑,有條粗粗的黑線....那個黑線區就是"不可視"範圍....480條算是高了,如果是用舊式球型映像管電視機,能看到的更少....所以在DV攝影機上會有"安全框",超出安全框的畫面不保證能在電視機上看到....0.75只是一個安全框所占面積的比例值.
以上是我以印象回答的,部分用語並沒有用真正的技術用語,一來怕大家看不懂,二來我也忘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