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sakuqer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507
【蒸氣男孩】影評討論串

傻呼嚕同盟 jo-jo
重新認識大友克洋 !



有些動畫是可以嚇到人的。
驚世駭俗的聳動話題、超越時代的作畫技術、或者與觀眾同調的觀點感受。
 
第一件事,大友克洋在二十年前的「阿基拉」辦到了。全世界觀眾被他恐怖的議題、魄力的場景、完美的構圖、流暢的鏡頭,全部在戲院觀眾席上鴉雀無聲,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即使前天跟同盟老骨頭們一起重看「阿基拉」DVD,除了震驚,還是震驚。


我有時在想,那大洋克洋二十年後還能給觀眾什麼?


更聳動的題材?更暴力的畫面?

如果你曾為一個創作者,或是曾跟創作者深刻聊天過,你一定會發現,創作者對重複創作的焦慮與不安。

唯有深切體認到商業體制的重要,不得已的妥協之下,內容迎合觀眾、類型重複出現的作品,才會在同個創作者手上一再推出,然後締造一而再的票房紀錄。然而,觀眾能不能理解序事邏輯、畫面是否仍一如從前的堅持,都不再是大師在意的事。

大師變得只在意他想說的事是否說得盡興,觀眾看不看得懂,那是觀眾自己的事。

一個體貼的創作者會想到他想表達的意涵,別人可不可以瞭解;不是要觀眾死命追趕,然後逼迫觀眾明明看的一頭霧水,還要昧著良心說這是曠世鉅作。

許多創作者的響亮名號,意外的引導觀眾去讚揚自己看不懂的世界,卻忘了提供觀眾在戲院裡極欲尋求的簡單感動。


大家說說良心話,有多久,你未曾在戲院裡、電視機前,得到一絲絲的滿足?


還是汲汲營營追求,「啊,這才是大師之作」、「這才是XX王道」,短暫的認同感呢?!

大友克洋心裡怎麼想,我不清楚。
但很明顯,創造出一般觀眾可以盡情享受的作品,是他未曾做過的。
他做過太多要觀眾忙著去追趕的話題大作。年輕、氣盛的那個時代。


成熟之後呢?
總不能繼續驚世駭俗吧?!


你看到同人誌場上有少年勇敢扮裝成藤崎詩織,你可能會大喊一聲「真是KUSO」,然後舉起數位相機為時代見證他的年少勇氣,以後跟同伴看到這張造片,還會討論不已。

但如果你在同人誌場上,看到的是一位中年人扮裝成零波凌,我相信你不會讚嘆這中年人的勇氣,你只會閃開這位仁兄,然後在他背後指指點點…

許多事,年輕時可以作;許多話,年輕時容易講。
但,許多事,長大後,你變得不想講,也不願意講。
相反的,許多年輕時不屑作、不屑講的事物,你開始覺得有談論的必要。

可是,觀眾往往會記得創作者以往年輕的模樣,拒絕他長大的模樣。不論他長大後真的是好還是壞。

因為觀眾認為創作者辜負了他們的期待。

小飛俠彼得潘是真的長不大,還是我們觀眾不願意看到他長大?!
我們過度將名號、頭銜套在大友克洋頭上,是不是也在阻止大友克洋成熟呢?

我們到底要大友克洋真正創作,還是要大友克洋做出我們想要的創作呢?


我常以「誠意」這個標準,來衡量一部作品。


「誠意」,指的是創作者是不是把精神、心血融入在作品中。
這是一種「唯心」說法。當然,別人聽聽就可以。

我能不能在戲院裡融入電影的世界觀裡,就代表創作者的誠意夠不夠。  

當我能在觀賞之後,告訴別人:「啊,這某某某代表著什麼形象、XXX那件事影射什麼事件」,通常都是我的過度延伸。
因為創作者不夠誠意,所以我才必須不斷自我解釋。

創作者夠誠意,我就可以在戲院中停止大腦運作,讓我身體每個細胞沈浸在電影的環境裡,細細去領受同調的樂趣。

管他什麼內容不夠新,又有哪些內容你是真的第一次看到?!

重新當個觀眾,不要急著先當一個評論家。
那會讓你失去當觀眾的無上快感。
還會,讓你失去重新認識大友克洋。

看「蒸氣少年」電影兩個小時中,我重新成了一個專心的觀眾。

那個曾經緊盯著銀幕,害怕一眨眼,漏看任何一幕的少年。
喜愛動畫的少年。

兩個小時後,我感動。
因為我也真的冒險過。
在那個我相信曾經存在的,充滿蒸氣、充滿浪漫、充滿理想的時代。
     
      
舊 2005-03-14, 11:40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akuqer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