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UTADA
Major Member
 
UTADA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新竹
文章: 168
引用:
作者ATB
有md也有ipod
使用心得如下
1. ss的確不怎樣
2. itune傳mp3到ipod比 ss傳mp3到md上好用多了而且不麻煩
我用itune可以同時傳四五種不同語言的mp3
(id3tag裡面有日文,簡體字,繁體,韓文,法文)都不會有問題
覺得ss很好的人可以試試看用ss傳會發生什麼事情

3.開玩笑我有上萬首的mp3 我幹麻不用mp3還要轉成atarc3
就是因為要轉檔覺得很x所以我才換ipod,
ipod 20g不會比一台md大,但是容量卻是20倍,你會帶20片hi-md上街嘛?
覺得轉檔不是大問題的人有試過一次轉四千首mp3嘛?
4. ATARC3同樣bitrate的音質的確比mp3好
但是他們軟體(SS)做的實在是不怎樣,format也不普遍,就算日本很普通好了
那也是只有日本,他們的md在美國賣了十年都沒有普遍,而mp3 player這三四年賣到翻
apple靠ipod起死回生,股票漲到翻,而sony勒? 市場佔有率越來越少
套一句樓上有位大大的話, 一天ss不改...

第一點和第二點弟沒用過SS不便評論,不過我記得台灣索尼版的HI-MD可以正常顯示中文和日文,水貨因為沒有支援UNICODE(不過水貨本來就是要賣給日本人嘛..),所以對日文以外的語言顯示都不是很順利,不過新版的HI-MD是不是改用unicode顯示就有待先進查證了!

第三點在新版HI-MD已經改進了,直接支援MP3

接下來我想提幾點IPOD比起MD較弱的部分
1.第一點也就是小弟最在意的問題,IPOD的電力實在是一大罩門,比起MD動輒數十小時的續航力,IPOD系列最多十八小時的電力比較令小弟卻步,再加上電池老化後更新電池的代價龐大且不方便(無法自行更換),或許有些人認為到時候早就想換了,但我認為若不是機子損壞,沒有道理叫消費者買新機阿!

2.MD的錄音一向是其強項,IPOD錄音配件還要另外買,新一代的HI-MD也提供了將錄音結果以WAV檔的格式回傳給電腦的新功能(早就該要有了....)

3.普通MD一片230MB的片子,不僅保存時限長,還可以搭配讀卡機做快速備份,這個功能對小弟我可是一大福音,將來出遊只要有MD在手,就不必害怕相機記憶卡不夠用了,而且以MD片子作備份,還可以直接在盒子標示日期和地點,兼具美觀和保存性,好像還挺不錯低!

話說小弟我也只用過以前的SONY R900,並沒有用過HI-MD,IPOD也只是向同學借來把玩數次,對於IPOD和MD,小弟是認為各有勝場,像是IPOD是本來就有大容量,但MD需要藉由換片,總之每個人各有所好吧,不過小弟我還是認為這種需要特殊介面來傳輸的方式還是不如直接拖拉放來的直接,所以對MD目前也只是觀望罷了,至於IPOD熱賣,小弟我認為IPOD本身並沒有很強大的功能,是靠ITUNE的強大來強化實用性,其他應該只剩美美的外表和只限美國才提供的音樂下載功能,因此若是和小弟我一樣,對ITUNE怎麼用都不習慣的人(俺的ID3tag永遠是亂七八糟...),還是只好另尋高明了....

以上BY 一個還在尋找跟自己match機子的龜毛人
__________________

茫然的未來,失落的過去,是我對台灣的註解...
舊 2005-03-11, 03:36 AM #7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UTADA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