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火紅眼
封街?開什麼玩笑,這條路是喪家的嗎,就算只是條巷子所造成的影響也非同小可;
21世紀自詡為民主法治社會的台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觀念出現,我們是該檢討了!
五子哭墓?要哭才表示對死人的尊重嗎?人死了只不過剩下個軀殼,回憶自然會留在家屬與朋友的心中,人類為什麼總要一直拘泥於一個死後的軀殼呢?
-
|
從之前幾篇說到現在這幾篇似乎反對的人
仍然沒有太多個改變似乎還是停在我講難聽一點
你家死人是你家的事情,不要來影響到我的生活
這樣的想法是不是應該檢討?就像我一開始所強調
的就算喪家在怎麼過份在怎麼離譜,忍一下會怎樣嗎?
封街了不起出殯那天全封,其他時間我想都會讓人有通過
的空間,五子哭墓孝女白琴之類的也了不起出殯那天
至於其他說在大馬路上擺棺材看了很不吉利我想基本上
還是除了出殯那天棺材會把隔離的布慢拿掉之外其餘時
間應該都看不到的
難道到了所謂的21世紀民主法治社會就不能留下傳統嗎?
難道民主法治的社會就不能多點包容多點忍耐嗎?
如果說民主法治的社會就不能有這些傳統那我想這社會
會變成什麼樣?功利!自我等等之類ㄉ
當然現在說人死之後只剩軀殼什麼東西都不用拘泥也許講
是可以這樣講,可是真正勒?簡單的說,如果您跟你家裡
的長輩說,XX你過世之後我馬上把你放到殯儀館冰起來
想盡孝心的時候就去燒燒香,出殯的時候就簡簡單單
的拿到火葬場或火化然後骨灰簡簡單單的拿到山上放
看看長輩聽到的反應是怎樣。
我也很覺得有些前輩的意見確實不錯,就是從自己做起
不能影響別人改變別人就從改變自己做起,而不是一昧的
謾罵與批評,畢竟喪家所承受的壓力也是很大的,多點包
容多點體諒,或許社會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