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馬賽克
我都是 提出疑問好不好 ~
我不是問 CPU和電腦系統是怎麼一回事
問題在於 以晶圓的的實力 可以達到差不多的時脈 為什麼要以相當的 PR 來競爭~~
|
衡量 cpu 的價格,主要還是在性能,並不是在頻率或快取大小,這就是為什麼 celeron 無法與 p4 一樣的價格,即使有一樣的工作頻率。而一般消費者是無法理解為什麼 k8/p-m 頻率低,性能卻能夠勝過 p4,而 intel 卻誤導大眾,其實那 celeron 的頻率與 p-m 的性能,就很容易可以戳破 intel 技倆,根本用不到 k7/k8。
成本也是衡量價格因素之一,但 cpu 成本大概都是幾百到一千多塊而已,而且 intel 成本遠低於 AMD,因為量率與製程的關係。
工作頻率的高低,不是主要由晶圓決定,跟許多因素有關,
硬體方面像是電晶體開關的時間(這應該跟製程有關吧)
設計方面像是是否使用 pipeline,與每個 stage 完成的時間(跟使用的邏輯閘數量有關),所以 stage 切得越多工作頻率越高,但是切太多卻會因為分支預測錯誤而大大減低性能,且會增加許多電晶體,造成功耗上升。還有 ALU, AGU, FPU 的 bit 寬度,等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