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imes 也登了相關的報導~~
轉載自:
http://www.digitimes.com.tw/n/artic...8256F900048E237
日前,先是爆發目前在零售通路市場攻城掠地的超微(AMD)處理器,有不肖加工廠商從一批CPU報廢品,重新標示(Remark)後轉到市面上或透過網路來販售;隨即又爆出啟亨(Triplex)這家廠商的一款入門低價顯示卡,被網友踢爆卡上記憶體是以某次級顆粒,重新標示成韓系高速記憶體顆粒的事件。在不景氣、人人拼價拼過頭的年代,上述這些搞Remark假貨、Remark超頻的行為,似乎印驗了「歹年冬,厚(多)小人」的諺語。
半導體產品的價格策略,一般是以較高時脈速度或較低功耗的特性來決定產品售價。為了品管或者跟其他週邊相搭配,多半會在產品所標示的時脈規格上預留合理的誤差或安全空間。在一些品管較高的廠商產品,其預留調整空間往往較大。如標示500MHz的晶片,其實以高達501∼525MHz的時脈運作下仍可使用一段時日,只是廠商不保證這種超頻運作下的正常壽命。
而半導體產品會因為當時的製程技術、良率以及市場策略等因素下,往往許多不同時脈、等級的產品,其實是出於同一批製程、甚至同一段時期的晶圓片,且能超過工作時脈下運作的頻率範圍,以及成功的比例也會有所變動。若經過特別篩選,或其他產品在技術上的特別協助,往往會發現能以超過標示的工作時脈更大範圍,並運作一段時間,而這就是往後超頻(Overclock)及重新標示歪風橫行的因素。
超頻 Remark之風由來已久
PC產業經過多年發展,以及DIY自行組裝風氣持續不墜,除剛買電腦的使用者外,大多都知道超頻這回事,板卡廠商更以產品的超頻幅度大、成功率高為產品訴求。甚至只要是面對DIY零售通路的產品,哪家板卡廠商不提供能超頻的選項,幾乎無法獲得玩家青睞。
基本上筆者並不鼓勵超頻,不過廠商們只要清楚的教育用戶,讓用戶知道超頻是一種不被廠商保證其絕對可行性、成功率,可能縮減產品工作壽命,增加產品運作的當機風險的一種行為,若用戶願意自付風險的話,大致上超頻可視為用戶在預算有限下,考量過風險後的一種自力救濟行為。
至於重新標示(Remark),也就是將等級、品牌或品管較低的零組件產品,標示成規格較高一級或其他知名品牌的產品的這種行為,則要予以譴責。這不光涉及到詐欺行為,更可能將消費者置於一個未知的風險下。畢竟消費者買了一個500MHz的產品,至少可信賴它在所標示的500MHz時脈下一切運作正常,或許有機會可超頻到550MHz;這跟消費者花較高費用買了由500MHz標示並超頻成550MHz的產品,誤以為它可以至少在550MHz時脈下正常運作,即使大部分情況下,這個被remark、強制超頻成550MHz的產品運作下也是很穩定,但因用戶花了較高一級的費用,卻毫不知情地承受工作壽命縮短、系統不穩定的風險,它跟前者用戶在自我認知下的超頻,兩者意義完全不同。
維護品牌、商譽的危機處理
以這次超微CPU被Remark仿冒的事件來說,超微絕對是受害者。超微向來呼籲大家選購合法授權經銷商的盒裝處理器,避免買到被仿冒、重新標示的散裝不良品。這次再發現市面上有品質不良的仿冒品,就隨時展開調查並揪出幕後加工廠商,並扣留多數品質堪慮的黑心假貨。
但嚴格追究起來,若超微在當初那批沒通過測試的報廢品作好控管,不輕易被人調包的話,今日也沒有那麼多的「加工原料」來加以防造;事件發生後,超微能讓不慎買到黑心CPU假貨的不知情用戶,在合理時間內接受更換新品、良品或貼錢買盒裝處理器的方式,想必能讓整個事件處理顯得更圓滿些。
至於啟亨處理這次顯示卡的事件來說,其危機處理可說是一團亂。初期還只是網路論壇上的個案時,該公司公開聲明稿說用戶超頻行為不保障,卻無法解釋自身產品時脈低於原廠出貨值,配置較高速影像記憶體的不合理狀態;隨後論壇網友一致撻伐,相關報導還上了電視新聞,啟亨才在網頁上公佈接受消費者聯繫,以郵寄或自行攜帶前往的方式,協助更換有韓系影像記憶體顆粒。
雖隨後他們對外聲稱是上游採買出問題,本身也是受害者,但前後的幾次辯答,都無法讓網友信服。其中還牽涉到有人用照片合成手法,捏造、誣陷另一家顯示卡廠商也用這種重標示手法,企圖轉移焦點。針對這種手法精星(GeCube)已對當事人提出妨害商譽的告訴;其他被波及到的兩家記憶體廠商三星(Samsung)、威剛(V-Data)也保留法律追訴權。
如果啟亨一開始就公開上游採買廠商名字,同時快刀斬亂麻宣佈全面回收,無條件接受用戶更換標示無誤的新卡,或許可從這次風暴中抽身,重新建立過去維繫不易的多年品牌價值與商譽。
史上最大的硬體回收事件,當屬1994年10月英特爾(Intel)Pentium處理器的回收風暴。當初只是美國一位數學系博士,發現使用Pentium處理器在特定狀態下,會出現浮點運算精確度不足的瑕疵,導致計算結果錯誤,在網路上公佈這訊息後,隨即引發全球使用者的震撼。
起初英特爾也是以種種專業術語,如浮點運算可能幾萬年才會出現一次失誤,一般消費者不會有使用上的問題為由,並沒有要全面回收,隨後則表示用戶有需要的可跟該公司洽詢更換事宜,心態上仍舊是被動;後來在業界一一宣佈停止出貨,以及眾多輿論壓力下,英特爾終於全面回收、無償更換,只不過這個決定花了5億美元的代價,如果早兩個月就進行,甚至在當初發現處理器電路有瑕疵時,就停產並等待新設計的版本推出後再上市,想必對英特爾的損失可以降到最低。
但無論如何,英特爾這項決定算是短空長多,不僅Pentium知名度一舉打開,英特爾也被市場視為是一家勇於負責、重視商譽的企業。隨後無錯誤版本的Pentium出貨量大幅上升,加速了取代486處理器的世代交替時程。
黑心商品層出不窮 廠商用戶都要小心
在微利甚至奈米利時代,取得低廉的次級品重新標示後,混充高等級、高價位的產品來出售的「黑心暴利」,對少數投機的不肖商人來說,只要有機會就海撈一票,置下游客戶、消費者權益不顧。在目前整個IT產業分工如此精細的年代,任何一項IT產品,中間有無數個零組件、軟體及後端測試組裝所形成的產業鏈組成,只要其中一個環節的零組件品質出問題,或者供應商以次級品來供應,就有可能導致零售通路的產品出現問題;即使您並非製造該零組件的廠商,卻也會因為不肖商人出賣黑心假貨的波及而受到無妄之災,甚至影響到整個產業鏈的合作夥伴。
廠商在向上游供應商尋求零組件時,除考量成本、貨源穩定外,以往的商譽及隨時檢視產品品質也是必要步驟,對於採買契約上的自保及賠償條款更要具體訂立。對於萬一日後因採買元件出現瑕疵或不良品重新標示混雜的情況發生,下游業者出貨回收和商譽損失部分,由上游供應商賠償甚至逞罰性賠償,或許可嚇阻這種不良品、次級品重標示的歪風。
萬一產品推出後被發現有瑕疵,也許是上游或下游某個環節出問題,即使錯不在己,但在事件爆發的第一時間內,應迅速有誠意的公開道歉或交代事件真相,同時全面回收、接受換新或做彌補消費者應有權益的措施,事後再來跟上游供應商或下游追究責任,而不是被動、消極的處理。
對想從代工業者轉型為知名品牌的台灣業者,除要珍惜得來不易的商譽及維護品牌價值,平時要掌握提升產品品質、規格、效能上的關鍵技術,並對上游供應商的零組件,以及下游經銷商作好優良的品管與監控,萬一在產品開發過程出現瑕疵,切莫有得過且過,這批先出貨的矇混心態。
特別是想以劣等產品混充較高價位產品來賣的黑心廠商,呼籲這些廠商不要玩火自焚,要知道現在網路訊息流通快速,加上媒體競逐激烈外加狗仔隊,只要產品一出問題,可能不出幾小時,知道的人可能比你想像中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