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了兩個醫師 然後呢?
張�文/特稿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1700071,00.html
邱小妹事件調查過程「高潮迭起」,但焦點卻愈來愈模糊。從一個離譜的「北病南醫」現象,到後來鎖定是仁愛醫院和兩個醫師的錯;但難道殺了兩個醫師,就能解決問題嗎?
林致男不把親自看病人看成必要,甚至在病歷上作不實記載,掩飾自己的錯誤,顯示他醫德低落,也暴露新生代醫師缺乏行醫的熱情和使命。更糟糕的是,劉奇樺身為他的前輩,幫他一起圓謊遮蔽,凸顯封閉的白色巨塔內,卸責自保、文過飾非或許已是隱形文化。在這樣的環境內談「視病如親」或「醫者父母心」,不僅是侈言,而且顯得可笑。
醫師的道德問題,當然值得重視。但這個題目太大了,要怎樣提升道德?抓醫師去上課?加強醫學生倫理教育?每次發生類似問題,端出來都是這些解決方案,說到後來等於沒說,也不會有成效。
但把所有問題歸諸道德,對應該負起責任的單位卻是最簡單的。把幾個出問題的人「說臭」,讓他們擔罪名,好似問題就有****代。但邱小妹事件,大眾看得很清楚,有問題的當然不只這幾個醫生。
一月十日凌晨,邱小妹沒有得到妥善的醫療,我們的緊急醫療網沒有問題嗎?如果台北市有創傷中心,一一九會知道所有嚴重外傷病人要往哪裡送。在創傷中心,所有醫療人員都知道要徹夜幫傷患開刀,不會有叫不動開刀房、麻醉科或加護病房「暗槓」病床的情形。
但全台灣充其量只有三家醫院稱得上有創傷中心,分別在林口長庚、高雄長庚和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這樣的創傷醫療資源落後國外廿年,衛生署沒責任嗎?
再來是台北市衛生局的EOC,號稱可以解決以前急診醫師找不到床的困擾,但邱小妹放進EOC運作的結果卻是慘敗。拿一條人命來當作新制度的試驗品,台北市衛生局沒責任嗎?張珩局長指著仁愛醫師大罵的同時,另外四個指頭指的正是他自己。
仁愛醫院十日凌晨求助了十九家醫院,這些醫院事後都以對方「說不清楚」(只說要神經外科加護病床)為由逃過指摘。一家醫院沒空床還可以理解,但十九家醫院都沒有,便啟人疑竇。是「沒有空床」、「另有他用」或「只給自己人用」,這些說法不是揣測,而是許多醫院的現實狀況。這樣的病床運用或病床文化,難道沒有問題嗎?
這麼多問題,有太多人需要努力檢討做事,不是殺了兩個醫師就沒事。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邱小妹事件究責之際,健保改革公民會議也形成結論,對於政府高喊的健保雙漲,公民拒絕買單。這給政府高層一個當頭棒喝,如果不改善醫療品質,喊什麼口號都無濟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