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hammy_chen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4
文章: 19
引用:
作者canlin
好一點的替代方案是使用sata硬碟,io效率是好一點,價錢也比較便宜. 全套scsi是最好的方案,可惜價位上太貴,目前負擔不起而大家好像都不贊成使用scsi轉接頭,用scsi卡加上轉接頭的ide硬碟


1. 硬碟來說, SCSI方案價位其實跟SATA差異不大. Seagate SCSI硬碟 36GB約5100, 而Western Digital 的SATA硬碟約4800塊.

2. 差別在SCSI卡是比較貴. 但是如果您只有接一台SCSI硬碟, 其實不用買到Ultra320, Ultra160的SCSI, 買個2000-3000塊的Ultra2的SCSI卡就很有餘了. 因為目前高速硬碟的持續傳輸率很少超過80MB, 以Seagate 36GB SCSI硬碟來說, 實測大約也只有68MB/Sec-70MB/sec. (附帶一題, DiskSpeed32來測IDE硬碟跟SCSI硬碟, 可以明顯看到SCSI硬碟傳輸速率比較維持一個水平線, 都在60MB/Sec附近, 即使到了硬碟尾端也一樣, 但是一般的IDE硬碟可以看到明顯上上下下的曲線, 到了硬碟尾端傳輸速率常常就往下掉)

3. 不贊成使用Acard轉接頭的原因是, 你只變更了介面, 並沒有享受到SCSI在硬碟機械及電路各方面的精細分工, 以及耐用, 耐高溫, 壽命長等好處. 而且Acard相容性不太好.

4. Seagate已經推出串列式SCSI硬碟及介面卡, 可以相容於SATA. 不過目前尚未大量推廣. 或許將來會統一成單一傳輸介面也說不定.

總結來說, 一個好的SATA解決方案, 並沒有比SCSI便宜多少. 頂多就是主機板內建SATA, 省下了一片2000塊-3000塊左右的SCSI卡.

如果需要高IO效能(差別非常多), 穩定的高持續傳輸率(不會在硬碟尾端資料傳輸就降下來很多), 耐高溫環境(不會因為熱校正而畫面停格), 壽命長(平均四倍於一般IDE硬碟的壽命), 長保固期(SCSI一直維持五年), Yes, SCSI硬碟是唯一選擇. (而且並沒有你想像的貴喔!)

p.s. SCSI硬碟有很多附帶的好處, 比如沒有IDE硬碟超過137GB大小後會資料毀損的問題. 這些本來就都是由SCSI卡上的CPU負責去處理. SCSI硬碟可以外接, 可以接15-30個設備, 自由選擇由哪一個設備啟動外, SCSI的Bus傳輸也有更嚴謹的除錯防干擾能力喔....
舊 2005-01-06, 12:16 AM #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ammy_chen離線中